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爱谁谁 > 第22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章

 

才女

叶蓁缓步入殿后尚来不及行礼就被圣元帝扶了起来,温声道,「大冷的天儿你不在甘泉宫里好好待着,出来作甚?小心冻病了。」

叶蓁摆手正想说几句,却忽然咳嗽起来,苍白脸颊因此染上一层绯红,看着着实可怜。圣元帝忙把她拉到榻上落座,命白福再添一个火盆。咳了许久,叶蓁总算缓过气来,瞥见摆放在脚边的箱子,笑道,「陛下,您在看书?晚上烛火昏暗,对眼睛不好,不若臣妾帮您读几段。」

「你怕烛火伤了朕的眼睛,就不怕伤了自己的眼睛?况且你方才很咳了一会儿,正该好好保护嗓子。」圣元帝从白福手中接过大氅,披在叶蓁肩头,又把一个暖炉塞进她怀里。

受到这人无微不至的照顾,叶蓁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,越发放柔了音量,「陛下整日批阅奏摺,眼睛已十分疲劳,臣妾见天儿躺着,便似个废人一般,正该念念书,让脑子活络活络。陛下放心,臣妾若嗓子不适,自会停下。」

圣元帝怜惜她身体孱弱,忧思在心,给她找件事干干倒也大有裨益,于是将手边的《竹书纪年》递过去,「好吧,就读这两页。你平日里若觉得苦闷不快,大可将你母亲召进宫来叙话,别只躺着瞎想。」

「谢陛下•体恤。」叶蓁笑得极其甜蜜,接过书后看了看,讶然道,「这是本什么书?倒是从未听说过。」

「一本史书,比较冷僻。」若关素衣不提,圣元帝也不知还有这样一本史书。他平日若想钻研史学,周围的中原文士只会推荐《尚书》或《史记》,彷佛这两本才是正统。

「陛下怎么不看《史记》?」叶蓁只随意一提,很快就翻开书页诵读起来,「尧之末年,徳衰,为舜所囚……」只读了一小段,她便摇头失笑,「陛下,难怪这本史书如此冷僻,原是歪曲了历史。」

「你怎知道它歪曲了历史?真正的历史是什么,谁又能说得清呢?」圣元帝沉声反问。

「这还是臣妾头一次在史书中看见这样的註解。上古时期资源匮乏,生活疾苦,下至庶民,上至首领,均要刀耕火种、茹毛饮血方能存活。更甚者,首领还需以身作则,身先士卒,生活更为不易。收穫的粮食,打到的猎物,根据人口平均分配下去,谁也不会多一点,亦不会少一分,也因此,天下只知为公,不知有私,故,禅让製应运而生。《史记•五帝本纪》称:'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',由此可见上古时人少纷争,行德政,而如此美誉千古之事,竟被污衊成那般不堪的模样,着实可恼可恨。」叶蓁放下书,喟嘆道,「陛下,史学家的笔不同于普通文士,若稍有错漏,他们扼杀的便是曾经光辉的岁月,亦是我们的先祖和后人的认知。」

圣元帝定定看她半晌,笑道,「难怪在辽东的时候,军中诸将都讚你是中原第一才女,果然见识不凡。」

叶蓁连连摆手自谦,将《竹书纪年》放入箱子,重又取出一本《尚书》诵读。在她想来,陛下崇尚儒学,定会对孔圣的着作更为青睐,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她还能做下註解,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,岂不一箭双雕?这些天,她其实半点都未閒着,只要与儒学沾边的书籍,都反反复复研究透彻,并不怕与陛下无话可谈。谈着谈着,说不定就能留宿未央宫,真正成为陛下的女人。

然而她设想得十分美妙,现实却恰恰相反,只读了半刻钟,圣元帝便摆手道,「朕乏了,你下去吧。」话落以手支额,面容困倦。

叶蓁呼吸凝滞,表情凝重,却也只是一瞬就恢復正常,站起身落落大方地告辞。走出去老远,她还在头脑中重建未央宫中的会面,把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掰开了,揉碎了,仔细思忖考量,终是没发现失言之处,这才放下心来。

而与此同时,圣元帝把她扔下的《竹书纪年》捡起来,翻到之前那页,意味不明地笑了笑。

白福见陛下总不召寝妃嫔,连最为宠爱的叶婕妤都不能留宿,眼见他已二十七八,几近而立,却无子嗣传承,不由有些急了,却不敢明劝,于是委婉道,「叶婕妤不愧为中原第一才女,她说的那些话,奴才硬是一个字儿都没听懂。满宫里数来数去,也只有她能陪陛下聊聊天,解解乏,省得您劳累过度伤了身子。」

圣元帝翻过一页,沉吟道,「中原文化博大精深,即便是市井俚语,也透着很多玄之又玄的人生智慧。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?一桶水,半桶水……」

白福笑着接口,「启禀陛下,是'一桶水摇不响,半桶水响叮当'。」

圣元帝颔首道,「正是这句。」末了再无他言。

白福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后续,不由抬眸看去,只见陛下神情专注,容色冷峻,并无被取悦的迹象,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,方才那句俚语竟是在隐晦地嘲讽叶婕妤是个半吊子才女。

白福悄悄擦去额角冷汗,心道自己是不是想岔了?皇上怎会看不上叶婕妤呢?满宫里,唯叶婕妤容貌最美,才华最盛,性情也温婉柔顺、兰心蕙质,若皇上连她都看不上,还能看上谁?

正胡乱猜测间,又听上头传来慵懒的声音,「当年我九黎族败于华夏部落,族人皆被囚为奴隶,流尽血汗只图活命,而我族人种出的粮食,打来的猎物,都用以供奉华夏部落的首领。我不知你们汉人历史,却深知九黎族历史。奴隶早在先古就已产生,部落首领拥有最多奴隶,又怎会自己去劳作?而平民百姓稍攒下余财,首先想到的也是购买一个奴隶当成牲口役使。所谓的只知为公不知有私,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笑话,但某些史学家却用自己的理念去强行扭曲历史,把丑恶的掩盖掉,腐烂的剔除掉,只留下他们自以为美好的。成王败寇,这个词儿造得贴切,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编撰,而失败者也就成了贼子匪寇,死有余辜。」

白福讷讷不敢言,刚擦掉的冷汗又争相恐后冒了出来,心道难怪陛下会讽刺叶婕妤,原是她的话戳到了陛下的痛处。正当殿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时,却又听上首传来一阵轻快的笑声,「朕与你说这些作甚,左右你也听不懂。把左氏家族的着作找出来,朕要看。」

「左氏家族?」白福刚才被吓住了,脑子有些转不过弯。

「左博雄那个左氏。」圣元帝语气略显不耐。

「啊,左氏!史学世家的左氏!」白福恍然大悟,连忙撅着屁股在箱子里翻找。

关素衣回到侯府正赶上晚膳,明芳摆好碗碟后神神秘秘地道,「小姐,您前脚刚出府,刘氏后脚就来了,先去看了大少爷的伤,哭闹一场,然后把侯爷带到一旁说话。奴婢不敢靠近,影影绰绰听见几句,说什么'小姨'、'纳妾'、'嫁妆'、'不放心'等等。小姐,叶家是不是想送一个女儿进来给侯爷做妾?」

明芳不笨,相反,她是太聪明了,所以心才会越变越大。关素衣讚赏地看她一眼,笑道,「纳妾便纳妾,我照单全收。」

明芳容色大惊,正待苦劝,却听外面传来小丫鬟的通禀声,说是侯爷和大小姐来了,欲与夫人一同用膳。关素衣赶紧让明芳去厨房再传几道菜,且一再叮嘱要熬一盅王八汤。

明芳无法,只得满腹心事地去了。

菜很快上齐,三人摆出和乐融融的模样互相夹菜劝食。好一番东拉西扯,赵陆离才说到正题,「听母亲说,她已把蓁……亡妻留下的嫁妆交给你打理?熙儿眼看快要论嫁,你不若将嫁妆交给她,也好让她趁早练练手。」

交给赵纯熙当然可以,却不能太过干脆,免得日后赵纯熙经营不善又跑过来哭哭啼啼让她帮忙,最后落不着好,反倒像上辈子那般,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。这笔嫁妆如何处置,关素衣心里早有章程,于是笑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