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2章
庞举立刻说道:“如今榆关在范阳军手里,若是大燕来袭,节帅能守住吗?”
这个问题一问,王玄智愣住了。
他也是带兵打仗的,自然知道平卢如今是个什么情况。
要是范阳军真的从榆关北上,自己拿什么守?
其实王玄智也不是傻,一来当年老节度使刘正臣起兵,差点攻陷范阳,让王玄智对平卢军的战斗有蜜汁自信。
另外一个他自己连续两次背主,急于需要有人承认他节度使的身份,所以才想着投靠大唐。
这下子王玄智被庞举问住了,如今唐军反攻,战事吃紧,他打出回归大唐的旗号,其实也是在赌的是史思明没有精力对付他。
可是庞举提醒了王玄智,如今榆关不在平卢手上,整个辽东无险可守。
看到王玄智犹豫,庞举立刻说道:“节帅,我们应该先向范阳报丧,说徐氏父子死于意外,节帅不得已暂掌旌节,再和大唐朝廷接触,暗中表达反正的决心。”
王玄智立刻明白了这个计划的妙处,他连忙说道:“可谁人可为使?”
建宁王出巡
庞举自然就是等着王玄智的这句话。
他自告奋勇的说道:“末将粗通文末,可以去范阳为使!”
王玄智立刻大喜过望,不过庞举是刚刚投降的,王玄智也没有傻到完全信任他,又任命了一名心腹作为副使,随着庞举一起前往范阳,向伪燕朝廷报告徐氏父子“病死”的消息。
接下来王玄智用节度使府的名义,逐步控制了辽东的其余部队,一步步掌控平卢的军权。
他本来就是平卢军的宿将,徐归道父子确实不得人心,掌控平卢镇的工作很顺利。
庞举的报丧队伍很快出发,直接冲向范阳,向正在范阳驻守的史思明儿子史朝义报丧。
看到辽东局势有了进展,李炎长长舒了一口气,大迂回战略的第一步,总算是东北站稳脚跟了。
陇右今年算得上是风调雨顺,可前几日北庭出现了雪灾,李炎带着都督府的随从前往北庭赈灾,李泌也跟随在其中。
李炎的马车并不豪华,不过都使用了最新的技术。
弹簧避震的车身,舒适感大大提升,马车的内壁还包上了保暖的材料。
马车中央还有一个小型暖炉,这使得马车内温暖如春。
李泌也跟随李亨坐在马车上,他戴着眼镜认真的批改从各地送上来的文书,写上各种处理意见之后交给李炎。
有时候遇到比较复杂的事情,或者李泌不懂的事务,他就会直接和李炎讨论,最后形成处理意见。
处理完了各地送上来的文书,李泌捏了捏太阳穴。
如今李炎所占领的领地,包括了陇右东道,河西四镇和北庭地区。
再加上羁縻统治吐谷浑和陇右影响力深远的回鹘,疆域可以说是相当大了。
各地州府无法解决的问题,都会送到李炎面前裁定,这工作量可以说是相当大了。
不过经济事务有盐铁税局承担,军事事务参谋处承担,司法上的问题则有法庭处理,李炎需要专心应对的只有政务,如今有了李泌辅佐,李炎只觉得工作轻松了很多。
紧要的事情已经处理完毕了,李泌和李炎讨论起如今陇右发生起的几件棘手的事情来。
李泌说道:“殿下,吐谷浑宣慰司的秦川宣慰使上报,当金山口的铁路轨道已经竣工,请殿下过去剪彩。”
“酒泉张掖的铁路也在加紧建设,崔知州和曾知州也向都督府报功,希望殿下能出席铁路通车的仪式。”
李炎点点头,他当然知道手下这些高端玩家的心思,他们都想要争夺第一条铁路的彩头,完成成就奖励。
不过两边都是报喜不报忧,当金山口铁路虽然轨道已经竣工了,但蒸汽机头的研发比较缓慢。
因为当金山口的铁路需要翻过当金山,需要的火车头动力更足,如今当金山口的蒸汽工坊正在加紧研发马力更足的火车头。
相比之下,酒泉和张掖的铁路就平坦很多,武钢制造的第一代蒸汽机头,只要搬上火车就能满足动力需求。
但是酒泉和张掖之间的铁路线路比较长,而且铁路占用的很多都是有主的土地,为了征收这些铁路,也闹出了不少事情,但是都在两州刺史府出面平息了。
李泌是见识过铁路的作用的,他忍不住感慨说道:“若是中原也能修建铁路,那就不用依仗运河运输了那样朝廷也会安心许多。”
为了承担关中的人口,隋朝开凿了大运河。
虽然儒家大臣都在批评隋炀帝不体恤民力,兴建大运河劳民伤财的时候,大唐却在享受大隋这个巨大的遗产。
关中的田亩早就已经承担不起这么巨大的人口了,而朝廷在京师要养百官,养军队,都需要南方的赋税。
江淮、江南,浙江,浙江,江西的税赋,都通过南方水网汇集到扬州,再通过运河运输到关中。
对于这个时代的漕运,李炎也了解不多,他问道:“如今运河水道已经都掌握在大唐手里了,水陆运输能够承担关中所用,为何还要修铁路?”
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未来,水路运输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。
即使是在铁路和飞机出现后的现代,大宗贸易依然需要依靠海运和河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