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页
苏村长笑呵呵地连连点头:“对对,俞公子才是贵人,大家都饿了吧,来来,一起动筷子。”
“我可不是什么贵人,我只是借宿在村长家的小子后生。”俞旼珏随着大家一起动筷子。
方五嘴里塞着饭,含含糊糊地说了句:“你还是我方五的兄弟。”
大家听他这么说,都一起笑出了声。
糙米饭口感较粗,令人难以下咽。但穷人家每每到稻谷收成的时候,总是要卖了舂好的白米换糙米和粟米。
谁都知道白米好吃又贵,但穷人家宁愿吃难以下咽的糙米也不愿吃白米,当然不是因为不识货,而是糙米便宜,一斤白米能换三斤多糙米,家里粮多才不至于让家人饿肚子。
苏村长他们都已经吃习惯了,自然个个吃的香。
俞旼珏也吃得香,一口饭一口肉再一口菜,吃得可香了。
没穿越前,俞旼珏常常徒步旅行和野营露宿,期间有很多艰难的时刻,说出来能劝退十之七八想一起行动的人。
现在有瓦遮头,有热饭热菜,身边还有说话的人,这时候又怎么可能吃饭不香呢。
吃过饭,方五和马三就回自家去了,听方五话里的意思,是要回去挑水。
俞旼珏拎着张小木凳,坐在院子的角落里同苏和闲聊,边说话手中还撕着刚才问苏婶子要的一把长茅草。
“阿和,之前你说七家沟是三个姓氏,可为什么却叫七家沟?”
苏和以为俞旼珏撕茅草只是手闲,于是他也跟着撕。一根粗茅草被从中撕开两边,又从两根变成四根。
听见俞旼珏这样问,苏和边细心撕茅草边说:“祖辈那时是七个姓氏,后来有些又迁往他外,有些重回到祖籍,到最后也就剩下三个姓氏的人家留在这。”
“那些人为什么要走?这里不好吗?”
苏和神情变得有些萎靡:“听说在我曾祖父还是孩提的时候,天下大旱,三山屏也连年饥荒,村子实在难以继续生存,村里人接二连三地离开,后来是范家村的外姻冒死带来了粮食,这才留下了范家村的人,上兴湾和七家沟剩下的人也就靠着这些粮食才能生存下来。”
俞旼珏沉默地听苏和说起这些祖辈们的往事。
“说到范家村的外姻,”苏和像是想到了什么,忽然笑着转口说,“我记住他们外姻那边的姓氏……”
他还没说完,苏村长刚好从灶房走了出去,手里拿着一个旧灯盏:“俞公子,这油灯放你屋里,免得晚上起夜磕碰到就不好了。”
“好的,谢谢村长,”俞旼珏连忙放下手中撕成小细条的茅草,伸手小心地接过灯盏。
“阿和,你该去歇息了,”苏村长担心苏和的身体,让他早些歇下,又对俞旼珏说,“俞公子也早些进屋,一路上风餐露宿过来,别累坏了身子。”
随着苏村长的出现,俩人自然止了刚才的话头,苏和乖巧地先回屋歇息,俞旼珏仔细收拾好地上的细茅草,一根不落地全抓在手里,这才走回房。
一回到屋里,俞旼珏将门轻轻一拴,双眼冒光地盯着手中抓着的细茅草。
穿越后的第一桶金,就靠你了!
俞旼珏屋里的油灯燃了一夜,天将将亮的时候,才脸朝下趴在床上喘口气。
就是不知道这一晚上的工夫到最后会不会白费。
迷糊中,俞旼珏听见苏家有人起床了。
公鸡还未打鸣,人却已经起床准备劳作。
隐隐约约听到有人来找苏婶子,俩人在院子里像是在说话,忽然间,俞旼珏听见了和尚两个字。
俞旼珏眼睛一睁,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,想了想,悄然地下床贴近木门边。
木门很简陋,有些木板间裂缝大的都能伸出小指头。
院子里,有位婶子正在说话。
“苏和娘,你家昨儿来了个和尚吧,我远远瞧着像那玉佛似的,可面相再好,也不知心是黑是白,这世道啊,人心叵测,你也该说说苏村长,这领人回来也得防着些,可千万别像白二他家那样,最后落得个好心没好报,再者单你家出事倒也没啥,怕就怕给连累了咱三山屏。”
“我家都是天爷保佑的人,出不了事,再说俞公子也不是外人,他会在我家住一些日子,还有俞公子已经还俗,不当和尚了。”
虽然看不见苏婶子脸上的表情,但俞旼珏从她的语气听出了些不快,像是不认同对方话里的意思。
“真还俗了?看来你家这客人倒有些身份,还俗了好,寺庙再清净,那也得苦修,又还要守戒,多受难啊,我昨儿远远瞧着你家来的这客人,倒也像极了那高门大户楚楚不凡的公子,就是不知你家这公子从哪来?打算住你家多久?他住在你家要耗费多少银钱?”
“能有什么身份,原也是穷人家的小子,幸在少时拜得高僧座下,诚心尊奉佛祖,这才有了今天这时运。”
苏婶子说话的声音很平静,但话里的内容却不容小觑。
“不过既然佛祖和高僧都允了俞公子还俗归家,定是会继续庇佑他的,像你我这种在泥泞里滚着过活的人,还是少些在俞公子面前露脸的好,免得因污了俞公子的眼,落得触忤佛祖的罪业,最后不知要生受多少苦难。”
“……你这说的也忒吓人了,我隻来找你说说话,怎就扯到佛祖天爷去了,我家阿丫该起了,我回去看看,苏和娘你先忙着,我这就走了,”那婶子大概是被吓到了,连忙借意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