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2节
四级就是司法体系的四个层级,从县判院,到府一级的府判院,到省一级的巡回判院,再到最高一级的大理寺,四级判院逐级审理。
三审制度则是将案件分为一审、二审核终审三个阶段。
一审是县、府判院进行的第一次审理,也是首次判决。
如果嫌疑人不服,则可以向更上一级提出二审。
而如果还是不服,则可以通过直接向大理寺提出最后的终审。
刑部还设立秋审处,专门对大理寺终审后的死刑案件进行复核。
当然为了节省司法成本,普通的经济案件和民事案件一般二审就终审,三审制度主要用于刑事案件。
何心隐当然也不是一步到位的,如今司法人才非常紧缺,所以主要工作还是先将框架拉起来,保证在府这个级别能有判院。
而在苏松这种比较发达,诉讼也比较多的地方,再设立县一级的判院,锻炼司法人才。
除了四级三审制度之外,何心隐剩下的时间,都用来了立法上。
何心隐首先在肉刑上进行了改革。
他将凌迟这类的比较残酷的刑罚给废除了,同意改成了绞首作为死刑,并且废除了《大明律》中有关于肉刑的部分。
何心隐认为,如果是犯罪的人可以改正,那么惩罚完毕之后就应该让犯人还能立足于社会上,而不是通过残酷的肉刑让犯人无法立足,从而继续走上犯罪道路。
而如果犯人罪大恶极,那就应该立刻处死犯人,这样一来肉刑根本没有实施的必要性。
严刑逼供也被禁止,何心隐认为明廷的冤假错案率太高,就是因为刑讯逼供而导致的。
刑讯逼供往往受害的都是无权无势的普通人,而这种不公正的执法,会让有权有势的人逃避处罚。
在这个基础上,何心隐通过对古代的刑法和外国法律借鉴下,编纂了多部法律,并且将法律推行到全国。
如今何心隐正在用心编写的是行政诉讼法,这是一部关于百姓状告官府的法律,这是目前这个世界还没有的律法,这些全部都要靠何心隐自己思考立法。
既不能让刁民无缘无故的状告官府,而让官府无法行政,又要体现民众制约官府的法制精神,着实是太难编写了。
女王朝贡
这场简单的宴会结束,苏泽拉着何心隐的手说道:
“柱乾,你可要好好保重身体,身体是改革的本钱,若是你的身体垮了,还怎么编写法典?”
何心隐有些感动,他连忙说道:“大都督放心,属下一定好好吃饭,保重身体。”
苏泽这才点头松开手,不过上一次的时候何心隐也都是这么说的,但是每次回去又是废寝忘食的工作。
苏泽叹息一声,若不是何心隐这么拼命,东南又如何能做到短短一年就颁布了五部新法典,建立一套迥异于以往千年的新制度呢?
只能说苏泽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,要推翻千年以来的惯性,全方位的建立一套新的体系,这项工作实在是太庞大了,如果不是这些志同道合者燃烧自己,根本不可能有现在这些成效。
不过苏泽很快又有了拉着何心隐吃饭的机会了。
次日,高棉女王乘坐的快船抵达上海,随后这位年轻的女王就乘坐火车,从快要竣工的松江铁路站上车,一路抵达了松江。
年轻的女王彻底被东南的一切惊呆了。
她不是没有见过港口,但是从没有见过上海港区内的这么多的船!
这些多的船,光是这些船就足以将高棉填满了吧?即使是高棉最强盛的时期,也不曾拥有这么多的船啊。
高棉女王看着船舶靠岸,等到看到繁华的上海港码头的时候,女王更确定自己来对了。
这样一座码头,比当年高棉的王城都要庞大都要繁华,鳞次栉比的房屋,平整的道路,车水马龙的商铺,这些都让高棉女王感觉到震撼。
而跟随高棉女王的高棉使者们,受到的冲击还要更大,他们完全无法想象,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繁华的港口。
而按照行人司那位沈大使的说法,上海港不过是整个松江府的一个县,而松江府也不过是中原一个省的一部分,这样的省中原还有非常多。
这下那些反对女王前往南京接受册封的人不再说话,所有人都觉得女王做了最明智的决定,抱上了最粗的大腿。
接下来在上海港口附近的车站,高棉女王见到了神迹一样的景象。
不需要任何畜力拉动的火车,如同一只钢铁巨兽,就这样自己停靠在了车站前。
这头钢铁怪兽发出恐怖的鸣叫声,吓得使团很多成员抱着头想跑,高棉女王也是硬着头皮保持镇定。
沈一贯介绍说道:“女王殿下,此物名为火车,乃是蒸汽驱动的机械装置,这是我们东南大都督亲自设计的,能日行千里还能载重千斤。”
自动日行千里?还能载重千斤?
女王看着火车头喷吐出来的白色烟雾,终于将信将疑的登上了车厢。
透明玻璃,木质的座椅,火车车厢算不上华丽,但是足够舒适,而女王所想的则是对东南势力的恐惧。
如此多宝贵的钢铁,中原人竟然用来制作火车,她注意到铺设在地上的都是锃亮的钢材,这些钢材如果放在高棉,足以武装一支精锐军团!
太奢靡了!
在祖先的典籍中,曾经描述中原是铺满了黄金的黄金国度。
没想到根本不是黄金国度,中原是铺满了钢铁的钢铁国度!
这绵延的铁路,当真是无比形象的国力体现,高棉王女和使臣们都沉默了。
他们无法理解火车的复杂原理,但是能理解火车的造价。
而任何一个统治者,都能理解火车的价值。
能够自动移动的火车,可以运输多少货物,可以将城市连接在一起,高棉女王终于明白,为何中原能够建立如此庞大的国度了。
到了苏州府的时候,高棉女王已经放弃了计算车轨的长度,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乖乖的前往南京,向东南朝贡接受册封。
本来诸人觉得自己不会被震撼到,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中原的震撼力度。
在车站的时候,他们看到成车的丝绸和棉布被送上火车,看到如此之多的货物,高棉女王向沈一贯询问道:
“沈大使,这些商品是要送到上海港口的吗?”
沈一贯点头说道:
“这些都是要送到上海港口出口的货物,每天这样的货物要用火车拉好几趟,还有很多货物直接在松江装船出海。”
众人看到在高棉被王公大臣们视作珍宝的丝绸,就被那个搬运工粗鲁的扔上火车,看到如同小山的一样的货物,一边往车上搬运一边又有新的棉布丝绸堆在站台上,仿佛这些棉布和丝绸永远都搬不完。
高棉的使臣们彻底麻了,也只有这样的财富,才能将钢铁铺设在地上吧?
事到如今,再也没有人置疑女王的决断,投靠东南,成为中原的朝贡国,这是最有利于高棉的选择了。
当别人只是强大一点,那还有努力追赶的可能性,但是中原帝国的强大,已经完全没有追赶的可能性了。
东南亚的人很清楚,面对强大的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臣服。
面对高棉这个主动臣服的国家,苏泽也拿出了诚意。
他带领内阁在南京城外迎接了高棉女王,用国宾的待遇招待了高棉的使者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