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0节
历。
程蔓上大学那会,原先有工作的能继续领工资,没工作的有国家发的补助金,一个月加起来有十七八块。
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会物价很低, 十七八块基本能覆盖学生的全部开销。
随着改开进程加快,这几年物价渐渐涨了起来,但大学生每月到手的补助仍是十几块, 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日子变得拮据起来。
所以这几年,或者说是今年,做兼职的学生明显多了很多。
程蔓工资开的高,愿意递简历的学生自然很多, 她从中挑人面试,很快剩下六个课程的老师就到位了。
跟带课老师比起来, 招生老师的人选让程蔓更头痛, 倒不是招不到人, 而是想干这工作的人太多了。
招生老师不像带课老师, 后者要求高, 尤其是启明星辅导处于起步阶段, 程蔓想抓教学质量, 目前只招临江大学的高材生。
而招生老师的职位虽然带了老师两个字, 但其实不教书, 对学历要求低很多,基本只要有初中学历,能认字写字就行。
哦,因为招生老师要接待来咨询的学生家长,所以还需要能说会道,以及要坐班,不能全职。
坐班的要求基本能把大学生排除在外,所以这个岗位程蔓没让勤工俭学部来招,而是自己在辅导班门口贴了招聘启事等着人上门。
但招聘启事贴出去没几天,就有三拨人想找她走后门。
第一拨找上门的是辅导班所在地方的街道干事,其实他们也不算是想走后门,他们就是觉得程蔓在这里办辅导班,应该照顾街坊邻居,优先录取本街道的人。
第二拨人是街坊邻居,有好几个来找程蔓,要么是自己想去她辅导班上班,要么是想介绍儿子女儿来。
第三拨人则是亲戚,亲戚中关系远点的是她叔伯家的堂弟堂妹,关系近点的是她大嫂罗文欣。
罗文欣上班的纺织厂去年就发不出工资了,过年那会还只是劝员工班里停薪留职,现在已经开始动员职工下岗。
罗文欣当然不想下岗,虽然纺织厂早就发不出工资了,但工作就是盼头,有工作她还能幻想着纺织厂能好起来,要是下岗,她就连这点盼头都没有了。
可是罗文欣在纺织厂虽然干了十几年,但工作表现并不突出,还跟小组长有点不对付,所以她的名字毫不意外地出现在了第一批动员下岗名单上。
罗文欣在单位哭过闹过,但一个多月过去,这件事依然毫无转圜的余地。
八月一过,罗文欣就正式下岗了。
虽然纺织厂给了补偿金,但那笔钱没多少,而他们还要养两个孩子,所以罗文欣和程进夫妻商量后,觉得还是要找点事做。
罗文欣更倾向于做生意,这几年她看多了下海发家致富的例子,早就心动了。只是她这人既想做生意又怕亏本,再加上舍不得纺织厂的正式工作,所以一直犹豫着。
但程进觉得罗文欣不像程蔓脑子灵活,也不像燕敏芝那样有手艺,贸然去做生意风险太大,不如找个工作稳妥。
只是这两年国营单位效益都不太好,像机械厂这样待遇福利下调都算好的,更多的是像纺织厂那样开始动员下岗。
而且去年开始实行居民身、份、证制度,现在出行不用介绍信,城市人员流动比前些年大很多,内陆往沿海跑,乡下往城里跑已经成为大趋势。
这两年新开的私营单位根本不愁招不到人,并且给出的福利待遇都不是很好,所以罗文欣不太想出去找事做。
恰好这时候程蔓要招人,且学历要求不高,罗文欣就动了心思,毕竟给别人打工哪有给自家人做事舒服。
而且招生老师的工作说出去也体面,虽然不教书,但挂了老师的名,工作内容也轻松,动动嘴皮子就行了,正好适合她。
于是她跟程进说,如果他能把她弄到程蔓那上班,她就同意不创业做生意。
程进没办法,就跟程蔓提了这件事。
要是早几年,程蔓肯定不会答应程进,毕竟那时候她跟罗文欣关系不好,吃撑了才把她弄到自己手底下。
但这几年她们没再发生过矛盾,姑嫂关系虽然谈不上亲密,却也不算差,一口拒绝显得太不近人情。可要让她直接答应,程蔓心里又不是很愿意,她不太放心罗文欣。
而且很多时候,请神容易送神难,万一把罗文欣弄到辅导班后,她却借着亲戚身份作威作福,程蔓是开人还是不开?
开吧还不如现在就拒绝,不开她辅导班事关事业金钱。
所以考虑过后,程蔓去找了燕敏芝,问她店里招不招人。
得到肯定答复后,程蔓就提了罗文欣的事,请燕敏芝帮忙给安排个工作,要是成了算她欠一个人情。
程蔓是这么想的,燕敏芝和罗文欣虽然认识,却并不熟悉,如果罗文欣入职后偷懒耍滑作威作福,燕敏芝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掉她。
如果被开后罗文欣再想到辅导班上班,程蔓也有理由拒绝,毕竟前面给她介绍的工作她都没有做好,怎么能让人相信她能干好招生老师的工作。
在她家人面前,她也有了交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