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> 第238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8节

 

路会直接躺平,也有人到了绝路会奋起,程家兄弟俩都是后者。

没有被提拔也就算了,都当上了车间副主任,他就不可能从这个位置上下去,而不想下去,就只能努力摘掉临时两个字。

过去一年里程进非常努力,工作上没有任何错误,夜校那边也高分通过了培训,顺利拿到了结业证书,勉强补足了学历短板。

但程进知道这些还不够,人的欲/望是很难得到满足的,以前只是普通一线工人时,他一心想的是当上小组长,升组长后又想当车间副主任,等当上了副主任,又盼着能再进一步。

而且他家跟其他家庭不一样,别的家庭都是夫妻一起奋斗,而他去年离了婚,为了孩子也不打算再找,家里只有一个人挣钱。

虽然当上副主任后,他的工资翻了将近一倍,但现在不比早些年,他结婚那会能出一百多彩礼都算高的,三转一响里里随便拿出一样,都够出去吹上一年。而现在彩礼百都不算多,流行的三大件也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,随便一样都要七八百甚至上千块。

时代在变化,谁知道十年后三大件会变成什么,彩礼又要给多少钱。

他哪怕不为自己考虑,也要为两个儿子打算,在有生之年,尽量多为他们留一些东西。

而他职位越高,工资也就越高,能留下的东西也越多。

因此,去掉职位前的「临时」二字后,程进并未懈怠,最近一直在考虑继续进修的事。

程亮升上副主任后工作也很拼,但他不是因为家庭压力大,而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。

谢澜跟以前的李厂长不同,后者非技术出身,又好大喜功,喜欢排除异己,在他手底下做事只能用两个字形容———憋屈。

技术研究没有成果,他会觉得你无能,有了成果他又会嫌七嫌八,提出十项改进措施能有两项落实就谢天谢地、但就算这两项措施推进了下去,李厂长也会上下嘴皮一碰,把功劳抢走给他信任的人。

像程亮这样被他划到谢澜那边的人,辛苦工作得到的结果只有给别人做嫁衣。

所以李厂长在位的那几年,程亮时常觉得心灰意冷,要不是儿子年纪还小,他早跑路跟程蔓合伙做生意了。

谢澜做事风格则跟以前的李厂长截然相反,他是技术出身,所以上位后很重视技术。而且他这个人非常公正,不会刻意打压谁,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重用。

谢澜上位后,程亮终于能大展拳脚。

也许是性格不同,也可能是程亮没什么家庭方面的压力。

他早些年跟程蔓合伙做生意挣的那些钱,大半都被他拿来买了房。

八十年代初那会,临江的房价非常便宜,像他现在住的房子,五六百就能买一间,两三层的独栋也不过两三千一套。

结婚前后他陆续买了七八套房子,现在那些房子每月光收租就有两三百。

这几年临江又在搞开发,年中他有两套房子确定了要拆迁,他想着临江房价一直在涨,多分几套房,以后卖掉能多赚一笔,而且房产下来后还能出租挣租金,就选择了只要房。

于是,下半年那两套房子陆续拆迁后,程亮名下很快又多了十来套房。

因为经济方面没有压力,所以跟程进比起来,程亮在事业上更理想化一些。

他在机械厂里的长大,在厂办小学、中学里受教育,所以哪怕离开过,回到厂里参加工作后也经历过低谷,但他对机械厂其实很有感情。

所以程进努力工作是为了升职加薪,程亮则是想让机械厂走出颓势,让厂里员工不至于像很多效益不佳的国营厂的员工一样领不到工资,甚至被下岗。

程亮的另一层理想,则是希望尽自己所能做好现在的工作,他不指望自己的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,只要能作为一颗螺丝钉,为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做出贡献就好。

虽然临江的冬天很冷,夜晚的风也很大,但兄妹三人说起工作与未来时,心头都是火热的。

不止他们,坐在吉普车上,看着路边飞速掠过的街景,谈起临江这些年变化的王秋梅夫妻,说起未来也充满了期待。

虽然他们年纪已大,不知还能活多久,但谈到未来,他们心里总是充满期望的。

漆黑的夜晚终究会过去,美好的明天也一定会到来。

作者有话说:

二更合一,明天见……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