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玩票 > 第10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章

 

和杨彦分别后,乔清许去了部门办公室,他的工位在角落里,倒是符合他“实习生”的身份。

此时办公室里也没有别人,其他同事应是在整理拍品或者见客户去了。

乔清许手上没别的事做,索性打开拍卖行官网,审核起了民间藏友在网上送拍的藏品,为明年的春拍做准备。

网页跳转,弹出来第一件东西,西周三足青铜鼎。

好家伙,重量级藏品。

乔清许只看了一眼,直接点鼠标跳过。

正规拍卖会上很少会出现宋代以前的东西,因为这类东西基本上不可能合法上拍。

古董大致可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传世品,家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,这类物品国家不会管,可以自由交易;

还有一类是出土品,顾名思义,是从土里挖出来的,国家不允许流通。

之前在古玩市场,店主说那鼻烟壶是“土货”,也就是≈lt;a href=&ot;&ot; tart=&ot;_bnk&ot;≈gt;盗墓盗来的意思。

有些私人藏家愿意买,是因为国家也没法监管,但想要送到拍卖行去拍卖,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
再说这西周三足青铜鼎,能够从西周传世至今的东西几乎不存在,即便存在,这家人祖上多半也是盗墓的。

并且鼎这种东西,在西周时期是礼器,多用于祭祀和丧葬,也不会传世。

如果这类东西出现在没有背景的民间藏友手里,一成几率是真,但来历不正,九成几率都是假的。

乔清许继续点开第二件藏品,一枚老旧的一元硬币。

卖家填写的送拍理由:在咸鱼上看到九几年的硬币都能卖好几百,我这建国元年的硬币能卖多少?

乔清许点开图片看了看,只见在“中华人民共和国”几个字下面,竟然真有数字“1949”。

他瞬间血气上涌,建国那年哪有这种一元硬币?

耐着性子又看了好几样东西,当看到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时,乔清许实在是看不下去了。

这都什么跟什么啊?

为什么网上送拍的一件能看的东西都没有?

“你是新来的?”

头顶突然响起一道人声,吓了乔清许一跳。

他抬头看去,只见一个身穿花衬衫的年轻男子正站在他的工位旁,笑眯眯地看着他。

“您是?”乔清许问。

“哦,是这样的。”男子趴到工位隔板上,客气中带着点讨好,“上上个月你们就收了我送来的那批货,怎么还没给我结算呢?”

乔清许一听,当即了然,这人是拍卖行外围中介,也就是二道贩子。

拍卖这行当高端起来可以很高大上,下沉下去也可以很接地气。

很多人都以为只要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就一定值钱,什么爷爷的烟斗、奶奶的嫁妆,全都往拍卖行里送。

但实际上拍卖行也是有门槛的。

一件值钱的,藏家没名气的东西,和一件相对不值钱,但藏家有名气的东西,拍卖行一定会选择后者。

因此普通人拿着祖传宝贝去拍卖行送拍,被接收的几率很小。

不过外围中介的存在大大提高了这个几率。

他们会帮拍卖行预先筛选一遍,没价值的东西直接排除,有价值的东西再送来拍卖行,有的根据成交额收佣金,有的是已经买断,直接按件收费。

现在秋拍还没有开始,这中介已经在催结算,显然是后者。

“我帮你问问财务吧。”乔清许说着拿起了手机。

他其实并不认识现在的财务,也只能问问杨彦。

【乔清许:有外围来办公室问什么时候结算】

对话框里立马弹出了一条新消息。

【杨彦:不急,先拖一拖】

乔清许微微蹙眉。

【乔清许:不太好吧】

【杨彦:这两年效益不好,拖一会儿没关系的】

福至拍卖行的效益乔清许是心里有数的。

一年一个亿左右的成交额,到手的营收也就一千多万的样子,除开人工成本、场地成本、广告支出等各项费用,一年的纯利润能有个几百万就不错了。

这样的收益跟大拍卖行比起来简直不够看,但也不至于连别人的费用都还要拖欠。

【乔清许:还是先结算了吧】

【乔清许:不然以后别人不把东西送我们这了】

【杨彦:没事,其他拍卖行都这样】

【杨彦:是他们靠我们讨生活,不是我们求着他们把东西送来】

乔清许发现他在自家拍卖行的话语权还真是低。

他和杨建章的股份对半分,谁也没法拿股份压谁,而杨建章早已掌控了整个拍卖行,哪还有他做决策的余地?

乔清许没再回杨彦消息,给工位旁的那人说:“我帮你催了,说是最近有点忙,得等几天。”

他没法如实转述杨彦的话,也只能先把人劝回去。

“好嘞。”那人信了乔清许的说辞,语气也更加客气,“您怎么称呼?”

“我姓乔,叫我小乔就好。”

那人朝乔清许递来了名片,又客套两句后就准备离开。

而乔清许看着名片上的“牛小刀”三个字,心头一动,出声叫住了他:“你平时都在哪儿收货?”

牛小刀又趴回隔板上,说:“到处铲铲地皮。”

铲地皮就是去乡下收货的意思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