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国术传人在古代,知己遍天下 > 第12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节

 

而张家沟所隶属的那个县,则正好是卢县。

原来那个流民张某,是卢县人士。

程灵心下顿时一凛。

卢县人士张某,却来到了平县的山里,当起了流民,甚至还变成了食人者……这说明了什么?

说明卢县一定也遭了灾,甚至极可能是比娄县那边还要严重的大灾!

程灵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起来,她又仔细看了一遍这张地图。

地图的主体是张家沟,所有只有张家沟是被详细绘制的,其余周边则只有主要路线和大致地形,比起张家沟来自然是要简陋许多。

但这也能体现出很多信息了。

比如程灵他们现在所处的这座山。

这座山名叫平明山,平明山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,山脉起伏,东起卫县以西,西至……西至哪里,地图上却没有标明。

但程灵知道了,平明山正好将平县与卢县分割成南北。

平县在山北,卢县在山南!

两县之间若要交通,翻山而过无疑是最短的路线,但要是不想翻山,则可以从卫县那边绕路至平县。

地图上的信息就这些了,不过程灵通过自身记忆,还知道自己从娄县逃难出来以后,是途经过朱县与卫县这两县的。

如此一来,从娄县到朱县、卫县,再到平县、卢县之间的大概路线,就被程灵理清了。

她轻轻呼出一口气,将这张地图通过挎包的遮掩,又收回了空间。

接下来看的便是商人梁某的行商地图。

这张行商地图明显没有张家沟地图精细,但它所显示的地理范围却要更加广阔。

从娄县,到平县,到云安县,再往北去,就是赤霞城。

而赤霞城,正是云川郡郡城!

赤霞城坐落在云川郡的正北方,扼守其交通要害,再往北便为神川。

神川以后,就是京畿一带。

可惜了,地图上有关于京畿一带只是粗略地写了“京畿”二字,至于这一带的具体路线和地形,却并无显示。

但这也够了。

看到这里,程灵终于从对这个世界两眼一抹黑的状态,到对其行政地理有了初步了解。

她轻轻吐出一口气,收回手中地图。

这时候再看穆三娘等人,穆三娘已经将狼肉都清洗好了,程大妮带着两个孩子捡拾了不少干柴,还采了半框子野菜。

洪广义烧好了一陶罐水,程二妮则正在检查她们的藤编背篓。

一边检查她一边心疼道:“都磨得变形了,必须再采些材料重新编。”

这就是逃难,路上什么都缺,什么都要不停收集,许多就地取材的东西还脆得很,用不了几下就得重做。

程大妮咬唇道:“重编也不难,这河边有柳树,我去扯些柳枝过来,编的背篓还更结实。”

穆三娘则看着洗干净的一堆狼肉有些犯愁。

如今天气热,这些狼肉便是用盐腌了也保存不了多久,更何况她们还并没有足够的食盐。

这些狼肉可要怎么保存才好?

程灵走过来,轻声道:“阿娘,我从先前那些流民身上,搜出了一张地图。”

穆三娘抬头,眼睛一亮。

程灵道:“阿娘,我们等会儿下到半山,沿着山脚往东走一百里,再翻山到山北,那边有条路可以通往云安县。”

也就是说,她们要沿着平明山,往东绕路,绕过平县,直接去云安县。

卢县不能去了,平县的地界也不能停留,云安县离赤霞城不远,却可以去试一试。

像这种更加靠近郡城的县,一般来说不论是政策还是设施,总要比偏远地区更好一些才是。

程灵说着,还详细对穆三娘解释了云安县的地理位置。

穆三娘听得目光闪亮,顿时道:“那便将这些狼肉全煮了,就着阳光熏一熏,晒一晒,总能多保存些时候,至少要支撑我们走过这一百里!”

程灵道:“我们只有两个陶罐,天黑前怕是煮不过来这么多狼肉,我再去多垒几个灶,寻些薄石板,将狼肉在石板上烫熟了,也能吃用。”

这是个好主意,穆三娘听了连连点头。

程灵就行动起来,她一边又指派洪广义道:“请洪二兄将陶罐里的开水晾凉了,取上头清澈的部分为这位施兄擦洗擦洗。”

施宏身上细小的伤口也有很多,只不过不像手臂上的刀伤那样严重,所以程灵之前就没有处理。

她也处理不过来,真要将施宏身上的伤口全清理一遍的话,非得将程灵空间里那点生理盐水和碘伏都给消耗光不可。

此外,洪广义身上的小伤口其实也很多。

只不过,他们逃难路上粗糙惯了,些许小伤有时候都懒得理会。

洪广义连忙应是,他不怎么会找活儿,但要是有人指派他做事,他倒是都能做得很利索。

这边,程灵忙碌着,眼角余光瞥到程大妮正在清洗的野菜。

野菜中有一物瞧来有些眼熟,程灵心中一动,忙指着那翠色的一小把道:“大姐,这个,拿来我瞧瞧。”

程大妮举起手上的几根野菜送过来,程灵接过手,有些惊喜:“这是小蓟!”

《唐本草》记载:小蓟专主血。

这是一味凉血止血的良药!

国术传承之气韵

阳光下,程灵看着手中的小蓟,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。

程大妮疑惑道:“灵哥儿,这不是刺儿菜吗?你怎么叫小蓟?”

对,小蓟也叫刺儿菜,不识其真面目的乡人将它当做野菜吃,那也是常有的。

程灵没想到会在这山上发现小蓟,或者说,她穿越得太匆忙,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,不是在逃亡就是在战斗,以至于竟没能想起来,这身边的大山应该也是一座天然的药材资源库。

山上既然能有小蓟,就必然也还能有其它药材,细心些寻找,这都是重要的生存资源。

程灵带着喜悦道:“大姐,刺儿菜就是小蓟,小蓟捣碎了,是一味止血良药。金疮出血,呕吐,血痢这些它都能治。你快到四周找找,有小蓟的话,全都采过来。”

多亏穆三娘手上留着不少穆外公的手札,原主小时候也受过穆外公教导。所以程灵懂得在山间认药,这倒也不奇怪。

穆三娘其实也懂些医术皮毛,但她主要是会接生,手上有些土方子,能看个简单的风寒咳嗽,在认药方面就有些稀疏。

这倒不是说穆三娘不求上进,偷懒不好学,主要还是日常生活的琐事太多了。

她以寡妇之身要拉扯三个孩子,田里地里的活儿不能松懈,三不五时地还要走上十里八乡去接生,挣个活动钱,再加上各种家务事,又哪里还能有空闲去学习进步?

就算是小时学过一些东西,长大后被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一耽误,再加上长久不用,也都荒废了。

现在程灵张口能认小蓟,穆三娘顿时就用一种“吾家有儿初长成”的欣慰目光看过来。

孩子在她忙碌生活的时候,不经意就从她眼皮子底下,遛着缝儿地长大了,这实在是令人欣喜又难免感慨。

穆三娘顿时道:“灵哥儿,还有一味药,其实止血效果也好得很呢,也是咱们现在就能得到手的!”

程二妮立即接话:“阿娘,是什么?”

这回,不等穆三娘回答,程大妮忽道:“阿娘,是烧灰,对不对?”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