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大将军的读书郎 > 第138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8节

 

听着孩子们磕磕巴巴地作诗,也挺有趣的。

“不要怕,作诗这个东西呢,只要贴合主题,东拼西凑一下,也能凑出来一首,或者是几首,可以不用多精妙绝伦,但是一定要贴合主题。”温润给他们讲了一些作诗的技巧。

孩子们没这方面的熏陶,他只能尽量让他们学会如何作诗。

中午的时候,羊汤大饼的就上来了。

温润打开窗户看了一眼外面,天阴沉沉的,看不到晴朗的意思。

“老爷。”陈强家的给温润送来了掌心大的饼子,还有热乎的羊肉汤:“天气太冷了,这才刚入冬,河水都结冰了。”

“是啊,幸好今年准备的柴火多,听老把式说,今年有可能是个冷冬。”温润喝了一口汤,呼出来一口气,好舒服的样子:“所以我多准备了很多。”

南方的冷冬,对于他一个东北长大的人来说,温度真的没多低,但是这股子湿冷,真的受不了。

王珺的百户排场

所以温润在家里头,早早地就烧上了火炕,火墙,屋里干燥而温暖。

“家里的炭火够用的,明天中午做老鸭粉丝汤,可好?”陈强家的道:“家里的老鸭子可不少。”

温润点头:“做吧,多放鸭子。”

这个时候的粉丝,就是绿豆粉丝。

他还没见过土豆粉和地瓜粉呢。

话说他们这里的地瓜,很少有人种植,而且种植的是白地瓜,而非他熟悉的黄地瓜。

温润胡思乱想一番,就丢到脑后头去了,他事情很多呢,可没时间发呆。

大概是真的冷冬的关系,这隔三差五的就下雪,陈强家的去县城采买东西回来,就跟自家儿子唠叨了一下,陈旭在给温润送茶水点心的时候,也唠叨了一下:“听我娘说,县城里的柴薪和炭火都涨价了,柴薪好说,涨了五个铜板,炭火可是足足涨了八文钱呢!就这还供不应求,这个时候也没人烧炭了啊。”

烧炭也是分时候的,且最好的时间,就是秋末冬初那会儿,气候相对来说干燥一点。

温润听了这话不由得庆幸:“幸好咱家早做了准备。”

“是啊,其他家都早早地准备了不少柴薪,又烧了竹炭。”陈强家的心里想得更多,因为温润没有用劳役的名额,让大家伙儿干很多活儿,他只是让烧了竹炭而已,这就完事了,其他时间里,大家伙儿都忙着自家事情,冬储的非常充足。

甚至连干菜都多晒了一些,给他们家送来了。

这些小事儿,她都跟老爷提过的,老爷也让她送了一些点心给乡亲们。

如今整个莲花坳,和和气气的过日子,非常的舒服。

“咱们家的竹炭够用吗?”温润想起来一件事情。

“够,富富有余。”陈强家的道:“不过多少无所谓了,用不了,明年还能做别的用。”

竹炭烤肉,那可是老爷的最爱之一。

家里孩子也爱吃,但老爷不肯多让他们享用,一个月里头只能吃个次。

不过每次都是全家都一起吃,甭管是长工奴婢,还是老爷少爷,热闹得很。

老爷说,这叫“聚餐”。

“平时多注意点,其他人家看有什么事儿,咱们可以帮一把的,就帮衬一下。”温润道:“现在下了大雪,也没人敢出门,有谁家缺油少盐的,咱们家这种东西备得多,可以临时接济一下。”

接济一二,免得这大雪天的出门去,就为了买点油盐酱醋。

“知道了。”陈强家的记在心里头。

温润又问她:“下次去城里采购是什么时候?”

“这个月的十五。”陈强家的想了想:“主要是采购一些羊肉回来,要是有牛肉也会买一些。”

这边的牛肉少见,一般都是老死的牛,或者意外摔死的牛,才会有牛肉卖。

而且耕牛都是在官府有备案的,就跟现在的牛都有防疫的编号一样,耕牛乃是大牲口,擅自杀了吃肉,最少也要判三年苦役,还要罚钱,严重的都要流放千里去,就算是意外摔死了,那也要罚钱,且牛皮、牛角和牛筋,都属于战略物资,是要上交官府的,剩下的才会让牛的主人拿去卖掉或者是吃掉。

一旦有牛肉上市,总会很快就卖没,这就要赶巧了。

“要是有牛肉,就多买一点,现在这天气,多放几日也坏不了。”温润已经很久没迟到牛肉了,永宁县小啊,没那么多牛总出事,折损的:“下次去叫我一声,我也去一趟。”

南方用来吃肉的牛很少,倒是北方,挨着草原,一些肉牛贩卖进关里,不缺牛肉这个好食材。

“好的,老爷。”陈强家的记下来了。

果然下一次,陈强家的去采购,温润就跟着一起去了县城,他这次只拖了两车竹炭,送去了书院。

书院今日是休沐,第一天,要连着休沐三日呢。

结果温润拉了竹炭来,却发现,吴山长那里,有客人。

他没敢打扰,而是将东西送去了后勤那里,自己去了赵先生那里,讨了一杯茶喝。

赵先生正好在参悟佛法,温润呢,虽然不信佛,但是他对宗教也有所研究,也看过一些佛经。

古代的一些文献里,也包括宗教著作在内。

故而跟赵先生,还真能讨论一番。

跟赵先生品茗谈佛论法,十分有趣。

甚至赵先生的书房里,还挂着一幅山水画,乃是《清凉山上清凉寺》的工笔实景图。

绘画的是清凉山上的清凉寺远眺图,不过绘画的十分精致。

有山有水古寺,还有一池莲花盛开,山下的行人,也十分不同,骑马来的,走着来的,都不一样。

更醒目的是,这幅图画上,留白了好大一片,显得有些空。

“我这副图,乃是年轻的时候,一位挚友所做,可惜我一直没有相匹配的诗词提上去,你现在是雅士了,给想个好诗出来。”赵先生今日兴致高昂,对温润也就提了要求。

温润还真的提笔写了一首诗,名字就叫《清凉山赞佛寺》。

“西北有高山,云是文殊台。台上明月池,千叶金莲开。……”

这首诗本来是清朝江左三大家之一,吴伟业的著作之一,他乃是梅村体的奠基人。

别说在这里了,就是在后世,那也是一个开山鼻祖一般的人物。

写好了之后,就放下了笔,拿给赵先生看:“您觉得如何?”

这首诗很长,但是放在那副画上,肯定会将那空白填满。

“好诗,好诗!”赵先生非常喜欢,立刻就将画卷要拿下来题诗。

“不用拿下来,您亲笔提上去吧,学生盖章。”温润直接给拿了一支笔,这种悬腕题字,可是很需要功底的,温润现在教导孩子们练字,大班的那几个,因为年少,字迹并不那么沉稳有力,故而他让几个孩子悬腕,在手腕下绑了个二两的银元宝,系着红丝带,挂在手腕上,再让他们用毛笔在墙上练字,等到他们能用一二斤重的东西,坠着也能好好写字了,那么他们的字,也就能够得上科举考试用的了。

温润这点小技巧,来自后世的培养。

“好,好,好!”赵先生是真的高兴啊,提笔就写了,他是先生,读书多年,这手字是真的不错,许攸的字,就是跟赵先生学的呢。

写完了自己欣赏了半天,觉得不错:“可是有一首诗搭配这幅图了。”

“先生去过清凉山?”温润看着赵先生怀念的样子,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