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
对呀!华真行突然反应过来,自己今天跟黄老板还是第一次见面,杨老头就直接插手做主了,他站在旁边没有任何表态,怎么就莫名其妙挨了一顿骂呢?
他心里刚刚闪过这种念头,杨老头凌厉的眼神就扫过来道:“曼曼刚才帮你说话,但是我问你,假如今天我不在,你也没看到这份材料,是不是就答应和黄老板合作了?”
心中刚刚升起的那股不服陡然散去,杨老头的眼力果然厉害啊,把事情都看穿了,华真行低下头道:“是的,您老说的没错。
假如今晚您老不在,我也没看到这份材料,应该已经答应和黄老板合作了。无非是多要点股份、再提几个条件,我还会很高兴,感觉自己做了件挺了不起的好事。”
杨老头把扇子一挥:“既然如此,那么筹建干鲍加工厂的事,就由你亲自张罗吧,曼曼可以帮忙做指导,我老人家就不管了!至于该怎么和黄老板打交道,也是你自己看着办。”
华真行:“您老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我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杨老头又扭头看着曼曼,和颜悦色道:“我们现在主要的任务是种田,但不是为了种田而种田,所谓种田也不仅仅是在地里中庄稼的意思。
这里需要补课,主要是补农耕文明的课,这与发展工业并不矛盾,甚至现在很多工业国都需要补这一课。
人类史上很多优秀思想,包括道德品质,并非凭空而来,微观上来自智者的思考与反省,宏观上来自农耕时代的观察与总结。
首先知不劳则无获、而后知不学则无术、不修则无德。不劳、不学则不知修、则必无德,无德则乱政。所谓政者,序之正也,序不正则世败。
精勤田事,必顺天时,而后知精修人事,必应道则。治水屯田,可知携谐之妙。
我们几个老家伙,当年教化世人,也不是空谈道理。小柯谈礼、义、仁、智、信;老墨谈兼相助、交互利;我说俭、慈,皆须指事而论。
小华人小心大,他想变化世道,你就当是改变世界吧。那他就要去做事,每行一事,都要想那会带来什么改变、造成什么影响,见因而知果……”
也不知曼曼能听懂多少,她头点得就像小鸡啄米,不论是否听懂了,反正三境修为元神清明,都仔细记下了。
欢想实业的成立、新联盟的出现、克林区的打造,对其他人的影响且不提,迄今为止整个海神族是从中受益最大的,曼曼对此深有体会。
谁叫曼曼和小华走得最近呢,她没事就跑到杂货铺来帮忙做事,还经常听杨老头唠嗑。
、心思
海神族现有千余名族人,妇孺很多而老弱却极少,乍听上去似乎挺好的,其实真相痛苦而残酷。
这一支族人是十二年前到达非索港的,在漫长艰难的迁徙过程中,老弱病残早就被淘汰了,所谓淘汰就是死亡。
他们来到非索港之后,日子过得依然很艰难,一度受到当地人的排挤,好在整个部族非常团结,还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海神帮,总算有了立足谋生之地。
提到当初受排挤这种事,本身就很讽刺。十五年前的那场大骚乱,几乎使非索港变成了一座空城,只有南部海滨地区受到影响不大。
如今大部分当地居民都是很后来迁入的,包括当初的逃亡者返回。那么多人都是外来者,谁排挤谁呢?
海神族人还全程参与了国际码头的修复与新建工程,对非索港的贡献很大。国际码头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假如没有它,欢想实业如今的很多工程都只能是空想。
非索港当地人平均预期寿命只有三十出头,定居在此的海神族人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。扎辛的年纪也不大,还不到四十岁,却已被大家称为老族长了。
但不论怎么说,能在非索港定居,总比不断迁移时的情况有所改善,出生率终于渐渐超过了死亡率,人口也出现了增长,从刚来时的不足七百人到最近终于突破了一千。
从数字就知道,这个部族中至少也有三百多名不足十二岁的孩童,他们都是在非索港出生的。
在加入新联盟之前,海神族的也面临新的困境,国际码头的活计越来越少,需要养活的族人越来越多。而加入新联盟之后,不到半年的时间,大家亲身历证了仿佛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海神族人先是接受雇佣,去开垦北索河流域的农庄,后来欢想实业的工程项目带动了国际码头的业务复苏,他们又回码头去干活了。
如今欢想实业又在筹建盐场,雇佣的工人也以海神族人为主,其中有很多不适合在码头干活的成年妇女。
接下来假如再搞一个干鲍加工厂,加工与采摘鲍鱼的活还可以交给海神族人。成年族人几乎就能全员就业了,反倒该担心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够了。
有活干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处境肉眼可见的改善,日子几乎每一天都能过得更好,当初扎辛卖矿金准备渡难关的钱到现在还没动呢。
虽然没有了海神帮,但是现在有新联盟和克林区,不必再每天提心吊胆、只敢在自己的街区里活动,哪怕天黑之后,偌大的克林区都可以出来逛了。
他们可以买到很多以前连见都没见过的东西,去曾经根本不敢去的地方,参加那些连想都想不到的活动,从中体味前多未有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