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春秋不当王 > 第112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2节

 

只不过,现在既然是要谏言,你总得是找一个切入点。现在这节骨眼上,你总不能说是全是晋侯做得不对吧?那到底是谁做错了呢?自然而然的,这口大锅就只能甩给了那四名姬姓的侍妾了。

而晋侯听得此言,也知子产此言乃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,所以,也是顿时不住的点头称是。

如此的谏言虽是尖锐了些,但好在也是足够私密。也不至于会传扬出去,惹了他人耻笑。而李然与子产能够当着他的面说得这些话,也足以说明他二人的诚意。

“寡人烦忧国事而不得,甚为焦虑,不免于后宫处是放纵了些,今日得二位谏言,恍如晴天霹雳,醍醐灌顶,寡人受教了。”

晋侯的自知之明,再度得以体现。

正如之前所说的,晋侯此人并非是不知好坏,只是碍于情势之无奈,他时常不得不选择看破不说破。

而今得李然与子产与他一一点破,那他也就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了,一番自省也可谓是真诚。

“君上今日能够内省己身,乃我晋国之万幸。臣悔不能早日谏言,此实乃臣之过也。若臣能早日劝谏,君上又何至病重如此,臣恳请君上降罪于肸!”

混迹官场几十年的羊舌肸岂能不知该如何给晋侯一个台阶?

此言一出,李然与子产皆是躬身。

“肸乃我晋之国士,寡人此乃自误,又岂能怪罪于你?卿等快快请起,寡人自当谨记今日良言,日后必当修身养德,以安其国。”

听人劝,吃饱饭,自古如此。

晋侯显然也不是一个昏君。

李然与子产起身后相视一眼,皆是点头示意。

晋国之所以能够继续支撑着中原霸主的地位而与楚国抗衡至今,除了赵武,韩起这些老臣对内还算忠于职守外,晋侯的这一点自知之明其实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若非如此,换做其他国君,只怕晋国霸业早已崩溃了。

“谢君上!”

三人起身,正欲告退而去,不料殿外侍卫此时却又进来禀报,说秦伯派了一个医者前来给晋侯瞧病。

秦伯,秦景公是也。

因当年秦襄公其实与郑武公一样,在被周平王赏封诸侯之时,是许了伯爵之名,所以世代秦国君主,都称之为秦伯。

要说秦晋两国的关系,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,可能莫过于是所谓的“秦晋之好”了。但其实呢?那真就只是昙花一现罢了。更多的时候,两国的关系可谓是非常糟糕。

自从崤函之战后,秦晋两国之间就始终是小摩擦不断,秦国更是与楚国联合,来来回回与晋国是拉锯了一百多年。

也不过是十几年前,由于弭兵之盟的缘故,晋楚两相言和。而秦国没了楚国当靠山,亦自知是独木难支,于是秦晋之间的关系这才算是有所缓和。

所以,此次秦伯派遣医者前来为晋侯瞧病,某种意义上也算得是昭示两国友好之表象罢了。

良臣将死?

听闻是秦伯派人前来为自己诊病,晋侯的眼中当即闪过一抹笑意。

“呵呵,倒真是巧了。”

“素闻秦国名医甚多,亦有不少自白狄那所传来的绝学。既如此,倒也正好让寡人瞧瞧,究竟是子明的医术高明,还是这秦伯派来的医者技高一筹啊?!”

话音落下,晋侯微微点头,示意那名侍卫将那医者带进来。

李然听罢,则是躬身言道:

“君上,然之医术不过是些微末本事罢了,可当真算不得什么。”

“倒是秦之医者,据说当世之名医,十之八九皆出自秦,而此医者又是秦伯所指派来的,想必定然是医术精湛之人,然又岂能与之相比?”

在任何一个后时代人的潜意识里,亲秦几乎都是无可避免的,即便是李然也无可例外。

所以他的这句话与其说是自谦,莫不如说是对于秦,天生有一种崇仰。

“呵呵,子明这般年纪,却还这般虚怀若谷。世间旷达之才多如牛毛,但能如子明这般谦逊者,实是鲜有未见的。”

“哎,能得到像子明这般的人才,真实乃你们郑人之福啊。”

羊舌肸对李然的喜爱已不必再说。故此,在得知李然已成为郑国行人后,心中多多少少都会留有一些遗憾。

这一句话听上去乃是在赞誉李然,但实际上却也是有着羡慕子产的味道在其中。

而这,在场几人中又有谁会听不出来?

于是,子产当即朝着晋侯躬身道:

“晋郑本既为同宗之邦,如今又为同气连枝,一荣俱荣的。故而,既是同为天下苍生之福,便不分彼此,不分彼此啊。”

子产虽是这般解释,却也颇有些得了好处还卖乖的嫌疑。

晋侯闻言,也不置可否,只微微点头一番此事就算作罢了。

不多时,秦国派来的医者在侍卫的带领下已是入了殿内。

李然朝那医者投去目光,只见此人约莫三十出头,皮肤黝黑,也不甚高大,倒是面相颇为英气,气宇轩昂,嘴边一小撮胡须显得其颇为博闻广达。

“下臣医和,拜见晋侯。”

医和进得殿内,径直朝晋侯拜倒,声音倒也颇为洪亮,中气十足。

不待晋侯示下,羊舌肸先一步转身过来看着医和道:

“听闻先生乃秦之良医,此番来晋是特意为寡君诊病,实是劳烦了先生。”

羊舌肸自来不喜刀兵。

要说当年秦晋在接连交兵之后,便是羊舌肸劝说的晋侯,派了韩起出使秦国,以修和睦。

所以对于秦国的来使,羊舌肸打心眼里也是极为重视。

“下臣乃奉寡君之命前来为晋侯诊病,又如何担当得起劳烦二字。”

“如今有幸能为君上诊病,实乃小人之大幸。”

医和躬身而揖,一番言语可谓妥当,洋洋洒洒间滴水不漏。

饶是一旁的李然与子产闻声,也不由对此人有些意外。

要说这时代的巫,医,卜,乐等职业,就社会地位而言,绝对也算不上好活。与一般的卿大夫相比,委实也要掉好几个档次。

所以,从事这行业的人,也自然而然的,为大多数卿大夫阶层的人所看不起。

医者虽行天下,治病救人,然而由于这一时代,巫医往往也并不分家。从而导致所谓的医者,在人们的眼中,又与巫,卜之人并无异处,甚至也是有些装神弄鬼的。

故此,真正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医者可谓是少之又少,就更别提能够在一国国君面前谈吐自若之人了。

而眼下的这个医和,显然便是这些医者中最为奇异的一个。

“哦?想不到你一名医者倒也是颇知礼数。”

“罢了,上前来吧。”

晋侯也不多言,毕竟是秦国派来的人,和和气气的夸他一也无不可。

医和闻声,当即躬身上前,伸手为晋侯诊脉。

一番诊断后,医和这才躬身退后。

众人都拭目以待着他的诊断结果。

“先生,未知君上病情几何?”

羊舌肸问这话的时候,特意瞥了一眼李然。

毕竟刚才李然才为晋侯诊断过,若这医和所诊断的与李然的大相径庭,那到时候岂不尴尬?

“哎,疾不可为,不可为啊。”

医和说完这四个字,顿时没了下文。

而当众人听到这四个字,皆是一惊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