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春秋不当王 > 第152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2节

 

是的,当一个人受到的压迫过于深重的时候,所谓的“迫害”反而会成为一种“恩典”。

而且,要他们领取子钱,开垦荒地。说到底,在他们所有人看来,不也是变相的一种榨取手段罢了?本质上好似还当真是没什么区别的。

“老伯这话却是何意?晚辈当真是没听懂。”

“老伯,你们若是开垦荒田以耕种,这些田地便是你们自己的,往后无论收成多少,都是你们自己的了。而所需上缴的赋税,以及所需归还的子钱,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,又何至于与现如今是没有区别?”

李然的眉宇间尽是诧异和不解。

这时,几个中年汉子从田野间走了过来,径直来到李然身前一丈外停住,而后朝着李然行过大礼。

“见过大人!”

“见过大人!”

这几个中年汉子年富力强,中气十足,说话的声音自是很大。

李然将他们扶起来后,当即问道:

“你们又是为何不愿执行子产大夫的新政呢?”

只听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道:

“大人,那子钱分明就是城中大户诓骗咱们的玩意儿,大人良善,当然不知他们的那些个心思。”

“大人您看,若是我们现在去借了那些大户人家的钱,去买了他们的农具,并开垦荒田,那我们就只能守着开垦出来的田地所种出来的粮食过活了。”

“现下那子钱借贷看上去还行,可是万一到了该还他们钱的时候,他们非得说得一二三四五,我们又哪敢与他们争辩啊?到时候,还不是他们说是多少,我们就要还多少?”

“如此一来,我们届时一年岂不等于白干?既然这样,那我们自是愿意还是继续给大夫们当工得了。”

这位汉子说话的水平不高,但是条理还是很清晰的。

总的来说,他们认定子钱就是祭氏这些豪门在那准备薅他们羊毛的玩意儿。

同样的,只为了眼前的利益,便被怂恿着去当新政的“炮灰”,那他们自然是更不愿意的。

若当真去开垦荒田,歉了收成。借了子钱又还不上,到那时又该如何是好?还能有谁能给他们留一条活路?

所以,他们当然不去借子钱,也不会去执行新政。

其他的乡民们听到这位汉子所言,也皆是不住的在一旁点头称是。

“肉食者鄙,根本就不在乎咱们的死活,所以这些东西压根就都是骗人的!”

“是啊,到头来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?”

“这位大人,您人倒亦是不错的。可就别再帮着他们了,这些人可都没一个好东西啊!”

纵是李然听罢,也是不由得于额头上捏了把汗。他是万万没有想到,郑国祭氏居然会在庶民的眼中竟会是这样的形象。

他不禁亦是暗自庆幸,亏得是没把自己是祭氏家宰的身份在此处说破。

此时,只见又来了几名妇孺,身边是牵着几个刚刚学会走路的稚子,竟也在一旁围观。

李然看着她们,看着她们手中的稚子,一时也不禁是有些惭愧。

是的,官家的确是不会理会这些下层庶民死活的。这些庶民之于官家而言,也不过就是一串数字,一台出产粮食的机器。

即便是李然,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。

所以,也就无怪乎这些庶民,会对官家抱有如此的敌意,却反而对他们的主人家“感恩戴德”了。

正所谓“民无信不立”。

虽然这一句话是几十年后孔子所说的。然而,如今李然所面临的困境,也大体如此。

可这又能怪谁呢?

怪上面的人?

他们受历史局限,看不到更长远的未来。

那怪下面的人?

他们受尽了权贵们的盘剥,无论是野人亦或是奴仆,又亦或是从奴仆到国民,无论是何种身份的变迁,又何尝不是一部血与泪的交响曲呢?

所以,要想这个国家真正的获得长治久安,光靠上面或是下面,都是不成的!

“明白了。”

“原来竟是这样。”

不枉费李然这一顿打听,他对眼前的事实终于是有了一个更为清晰而完整的认知。

下面的庶民并不相信上面的“肉食者”所制定的新政,两相隔阂,新政能推行得下去那才叫怪了。

“既然如此,还请诸位明日清早,到得郑邑城门一聚!”

问题既然清楚了,那终归是要解决的。

而他李然此番之所以要深入乡野探听民意,也正是为了能够解决其症结之所在。

在回去的路上,祭乐又翘着小脑袋与身旁的李然问道:

“那么,夫君这是打算怎么做呢?”

李然却只是浅浅一笑,回答道:

“乐儿莫急,待明日你便知道了。”

祭先的智慧

新政与子钱的症结算是找到了,那么接下来该如何解决呢?

待得李然是回到了郑邑后,便于私底下又交代了一番鸮翼。祭乐见他二人低声商议了良久,却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。

这时,祭先却又派人来唤,李然在叮嘱完鸮翼后,便与祭乐当即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祭先的书房。

待得李然与祭乐是一起进入,但见祭先正在案几之上写着文书。

“见过岳父大人。”

李然自是上前作揖行礼。

祭先见他二人前来,当即是按下了笔墨,并是示意他二人近到跟前来说话:

“子明啊,听闻子钱一事,响应的庶民甚少,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啊?”

关于子钱一事,毕竟祭先本来也是支持的。所以,听说子钱运转的情况不容乐观,那他这个当家做主的,自也是要亲自过问一番才是。

于是,李然便将今日在乡野间的所见所闻,又前前后后的与他给说了一遍。

不过,除此之外,他还另外补充道:

“不过,岳父大人也不必心急,小婿其实也已有了主意。”

可谁知,祭先闻言却依旧是不甚放心,竟依旧是惴惴不安的在那摇头言道:

“这件事……恐怕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。”

闻声,李然与祭乐皆是一怔。

祭乐不禁是上前一步,并是颇为关切的问道:

“爹,您的意思是……”

祭先看了眼祭乐,却又是叹息回道:

“你们所见的那些各城邑下的庶民,大部分都乃是伯石大夫与子皙大夫一党的,此二人原本一直就反对子产大夫新政,此次我祭氏挑头推行子钱,此举又明显为了与子产大夫的新政相配套的。既如此,那岂非是挑明了要与他二人作对?”

“此事表面上虽是乡民不知国政,不信任官府。然则,在这其中肯定也不乏是有他二人从中作梗的缘故啊。”

“所以,若是仅靠你一人之力,只怕是难以解决此事的。”

老江湖就是老江湖,一两句话便说到了重点上。

子钱的推行之所以如此艰难,其实,也正如子产推行新政一样,自然是不乏有守旧势力从中阻拦的因素在。

“岳父所言极是!”

听得祭先所言,李然也是一阵恍然。

子钱一事,子产虽已于朝堂之上明确提出了,且丰段,驷黑等人也未曾对此有过强烈的反对。

但是,关键之处在于,这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