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春秋不当王 > 第180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0节

 

“不过,至于这些个治国安民之术,却非得是亲眼目睹一番,方能一窥其究竟的。毕竟沽名钓誉者有之,庸碌无能之辈有之,而假公济私者更是多如牛毛。所以,古往今来,又有多少君臣皆是折戟于改革的大浪之中……”

“所以,我李然之所以要襄助子产大夫,正是因为大夫在治国安邦上的初心、决心及其手腕,确是令人为之叹服的。而唯有如此之人,方能有这扭转乾坤之力,改天换地呐!”

是了,李然之所以决心不计代价的襄助子产,绝非只是因为子产有着一颗愿意操持天下苍生的圣人之心。

更为关键的乃是子产本身的能力以及魄力,还有他的治国安邦之术。

而李然苦苦追寻的,不正是这一些吗?

子产之德行,子产之治国,乃是他目前所看得见的,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。

所以,他当然要帮助子产,因为,他的到来,本就是为了那久远的未来,能够从中汲取到一些最为纯粹,最为本初的经验来的。

孙武听罢,当即陷入思索之中,他显然并不是很明白李然所言的深意,毕竟他并不能体会,将整个天下的安危都一肩挑起的重担到底是意味着什么?

……

这时,侍卫前来禀报,说是伍举前来拜访。

李然自答应了楚王的登佣请求后,便权且是在章华台住下了。

楚王也专门为他是安排了一处极为奢华的香园,李然的一应饮食起居皆在其中,甚至不少时候,楚王还会专程来香园探望。

所以,在礼遇这方面,楚王可当真已是做到了极致。

而此处香园,那自然也不是闲杂人等就能够随意出入的,园内园外皆有楚王的贴身侍卫把守,即便是伍举这等上卿,前来拜访李然也是要先行通禀的。

得闻伍举前来拜访,李然自是不敢怠慢。毕竟伍举乃是楚王熊围身边的大红人,他可是最早追随着楚王熊围的亲信,为楚王出谋划策,立有大功,是深得楚王的信任之人。

伍举进到了香园内,先是与李然一番见礼,双方都坐下后,伍举这才是道明了来意。

“实不相瞒,举对先生效力楚国之心,尚有疑虑。”

“想当初在虢地之时,伍举也曾是携着寡君的厚礼前去拜访先生,后来君上又亲自拜访先生,那时先生乃是几次三番拒绝了寡君的好意。而如今先生既身在楚国,想必也只是不得已,才留在楚国的吧?”

“呵呵,也真是为难先生了,如今先生只为能暂缓我楚国北进争雄之举,却还要先生以自身为质。先生的这一番舍生为国之举,可当真是令人感动呐!”

聪明如伍举,一眼便洞悉了这其中的一切。他对于李然的心中所想,虽是不能知晓全部,但从中猜个八九分,却是毫无问题的。

克己复礼

伍举对李然始终是抱有偏见的。

毕竟他之前是亲自招揽过李然的,也看到过楚王是如何亲自招揽于他的。

但当时,或许是因为李然太过于恃才傲物,所以都是无果而终。

而如今李然居然会答应留在楚国,并接受楚王的登佣,这其中若无几分耐人寻味的其他考量,他伍举还当真是不信的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对李然也始终是有着一丝的不信任。

于是,他也没有东拉西扯的暗示,或是旁敲侧击,而是直接开口道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你李然之所以会答应留在楚国,想必只是缓兵之计吧?

此时此刻,李然在听出了伍举的这一番质疑后,心里也不禁是掂量了起来。

他并不知道伍举此番前来的质问,到底是伍举自己的意思呢?还是楚王的意思?

但李然心知肚明的是,他如今的这一番回答,无论究竟是谁的意,都必定是会传到楚王的耳朵里去的。

所以他的回答也是十分的谨慎:

“大夫是觉得我李然当真不会为楚国效力?”

李然习惯性的反问道。

他知道,在面对聪明人的质问时,无论他如何作答,伍举都能从中找到他想要的答案。所以他只得是以这种反问的言语来进行刺探,并伺机是予以反驳。

但伍举也并没有多言,只是摇了摇头。

他肯定李然是不会真的为楚国效力的。

“那……既然伍举大夫不信,然又何必多言?”

“大夫这便请吧。”

而后,李然就做出了一个让伍举万万没想到的举动。

他居然是直接给伍举下了逐客令了。

你不是怀疑我不会真的为楚国效力么?

你既然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答案,那我无论说什么你也不会相信。既然如此,那我干嘛还要白费口舌?

这一番看似耍无赖的行为,直接是让伍举差点当场懵逼。

因为他以为,按照李然这巧舌如簧的一贯作风,肯定会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来证明他的确会为楚国效力。

可是他哪里想得到,李然竟是直接来了一手“你说什么就是什么”的招数,极其的无赖,极其的无解。

“哦?先生这是何意?先生难道就不怕举将此事告诉寡君么?”

伍举定了定心神,立刻搬出了楚王来给李然施以恫吓。

“呵呵,大夫大可一试便知,何须在此与李某是多费唇舌呢?”

面对伍举的恫吓,李然的回答更加简洁明。

这一下,饶是伍举也不由狠狠一懵,眼睑猛然跳动。

因为当他见得李然是这般的笃定,他立即是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。

是啊,既然他都能看得出来这是李然的缓兵之计,那大王又岂能看不出来?

难道说,大王这是有意而为之的?

一思及此,伍举的心中顿时豁然。

他恍然大悟的看向李然,而后突然是转怒意为大笑,并立刻是起身躬行道:

“哈哈哈,错了错了!……确是伍举小人之心了,实是惭愧,实是惭愧啊……”

“先生既肯留在我楚国,便已是对我楚国最大的助益了,举竟是还这般的不知趣,前来质问先生,还望先生多多见谅,多多见谅呐!”

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,伍举的反应便突然是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。而这种转变又显得是如此的顺理成章,其间也没有出现任何十分刻意的违和感。

为什么?

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转变?

那是因为他在想明白了楚王的想法后,便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来。

李然如今既是答应了会留在楚国,那实际上就楚国而言,其战略意义其实已然是不小的了。

李然是谁?李然可是大名鼎鼎的纵横家,谋略家!是各国都争相追捧的人才!

李然非但是郑国的关键人物,他如今更是与晋国上下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的。与羊舌肸,赵武,乃至是韩起等人那更是私交甚好。

可他并没有选择襄助晋国,反而是留在了楚国。这不就等于是“楚才晋用”的反向操作么?

所以,像这样的人才若是留在了楚国,那对于楚国身为天下盟主的声势,岂不更是有推波助澜的妙处?

所以,只要李然能答应留在楚国一日,那便已是对楚国极大的帮助了。至于他是不是会当真愿意为楚国效力,那又有什么关系呢?

楚王显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,所以才对李然如此明显的缓兵之计是视而不见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