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春秋不当王 > 第197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7节

 

国男儿只怕也会随着君上赴死吧。”

孙武没有再行劝降,而是给了诸樊一个具体数字。

但同时,也等同于是在警告着诸樊。

你诸樊当然可以为了你一国之君的名誉,而选择壮烈赴死。

可你手下的这六千多条性命呢?

你若一死,他们也必定只有死路一条。

你的死,最直接的影响,便是这六千名吴国男儿的性命!

“呵呵,你这是在威胁寡人?!”

诸樊的眼神立刻狠厉起来,粗狂的脸上满是愤怒。

可谁知孙武只是微微摇头,并是抱拳微微躬身,并甚是恭敬言道:

“孙某只是想止战,尽快平息战火,不想再造成无谓的杀戮,并没打算威胁任何人,包括大王在内。这六千吴人,纵是我们不杀他们,君上以为他们会苟且偷生吗?君上应该是最了解他们的,这些事即便孙某不说,君上也应是最清楚的。”

“现在,还请吴王早做决断,是带着这六千多吴国男儿一起赴死,还是就此罢兵休战?”

天下守衡

话说正所谓:

生当为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
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
想当年(将来),西楚霸王项羽在面对刘邦数十万大军的围剿,兵败垓下,夜闻楚歌四起,于是自刎于乌江而死。

项羽如此的气节,或许是因为受了屈原的影响,以为他的死能够激励起楚地男儿复仇的决心与勇气,再加上他死要面子的个人英雄主义,所以最终宁死不肯过得江东。

而屈原又是受了谁人影响?听闻君辱国破,宁肯是跳入汨罗江也不肯忍辱偷生?

想来,应该不会是他诸樊。

但不可否认的是,类似屈原,项羽的那种甘愿赴死,绝不受辱的胸怀与气魄,与此时此刻的诸樊是极为相似的。

≈lt;div style=≈ot;text-align:center;≈ot;≈gt;

≈lt;script≈gt;read_xia();≈lt;/script≈gt;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