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春秋不当王 > 第220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0节

 

于是,最高潮的阶段也来了。

华貙派人又去楚国搬了救兵,楚国一听有便宜可以捡,正符合他们历代君王饮马黄河,称霸中原的志愿,也当即就派兵支援华向叛党。(华ab1拉来楚国帮忙)

最有意思的一幕也随之发生了。

吴楚两个原本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国家,却因为支持宋国的华氏而站在了统一战线上。

另外,齐晋两个原本也是貌合神离的伯主国,居然在这件事上又走在了一块。

整个中原,都可谓是被这一场华氏的内讧,搅成了一锅粥。

而因为晋,楚两国的加入,战事也就此陷入了僵持。最终只得以宋元公的低头,让华向等人逃亡楚国为代价,这场持续了三年,牵动整个天下的内战才随之宣告结束。(华ab1全身而退,华b2护驾有功)

看到这里,不知有人会不会发现一个问题。

也就是,那个被华貙劫持的华费遂,好像从内战开始以后就一直再没现过身啊!

还记得他的人设么?

此时再想一想,这场能够引得天下诸国尽皆参与的宋国内战,是不是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呢?

表面看起来,就好像只是华氏的一场内讧罢了。但其实呢?搞到最后,向氏被排挤,华氏独领宋国朝政。而且,另外一支“叛党”居然还得以全身而退。

这就是最终的结果。

好了,后面的瓜吃到这里也已经差不多了,言归正传。

其实,宋国距离申地倒也不远,但由于华费遂在半路是整了点幺蛾子,故意拖慢了宋国使团的进度,所以宋国其实反而成了是最后一个到的。

于是,楚王很生气,后果很严重。

你一小小的宋国,一开始就帮着钟离国的庆封来对付我楚国,现在来参加会盟又故意拖拖拉拉的,怎么着?是不是有点欠收拾了?

楚王熊围本就是个飞扬跋扈的性子,眼看这个宋国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使脸色,这能忍?

于是,在宋国使团抵达了申地后的第二日,楚王便立刻是召集群臣,商议如何给宋国一个下马威看看。

“诸位,宋人实在是欺人太甚!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,我楚国还如何当这天下的盟主?”

楚王的意思其实很简单,区区宋国根本不值一提,如果连这么一个小国家他们楚国都没办法“教育”一下,还成何体统?

那他楚国所吹嘘的“称霸天下”,岂不就成了一个笑话?

不行,得办他,得狠狠的办他!

现在既然宋国的人已经来了,就一个也别想跑了!

只不过,这世上又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呢?这么严重的态势,终究是传到了子产与向戌的耳中。

子产一听楚王要对宋国三人下手,不禁是吓了一跳,急忙便领着向戌来找李然。

于是,李然也就此见到了在宋国历史上,甚至在整个春秋历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宋国左师——向戌。

其实要说起来,这也并非是李然第一次见到向戌了。他们的第一次相见,却还是在几年前的虢之盟会上。

只不过,几年未见,如今已五十好几的向戌看上去要显得更为苍老一些,脸上满是褶皱,须发花白,眼薄唇厚。

而他苍老的面容,或许是与他常年奔波在外有关。

毕竟这年头四处奔波,风吹日晒,又没有防晒霜什么的,不显老才怪。

“郑行人李然,见过向左师。”

“免礼免礼!子明大名,戌早已有所耳闻,今日一见,果真是一表人才,一表人才啊!”

向戌其实已算得是李然爷爷辈的人了,可在李然面前却仍是以“戌”自称,可见他对李然的确是打心眼里佩服。

三人寒暄一阵,各自坐下,然后便直奔了主题。

“子明啊,楚王意欲为难宋人,你可曾听说?”

子产先行问道,李然当即是点了点头。

“然已是有所耳闻,想来大夫与左师今日前来,便是为的此事?”

李然自然也是猜到了两人的来意。

只见向戌一手捋须,颇为不忿的道:

“楚王目中无人,跋扈无道,欲为难我宋国,以逞他楚王的威风。如此待客,岂是大国所为?”

作为宋国人,显然向戌对这事儿,也是怨气颇深。

向戌的请求

向戌这些年走南闯北,什么大场面,大人物他可是见得多了去了。

前面说了,他因促成弭兵之会,在中原诸国以及各个大佬面前,多少是有些面子的。

可没想到这回来到楚国,刚一落脚便听说楚王熊围是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,这是摆明了不买他这张老脸啊?!

所以,说他不心生怨气,那才叫怪了。

这确实很向戌。

因为向戌本身就是个极要面子的人,而且他也自认为自己很有面子。

李然也清楚这一点,毕竟如今的楚王可不是之前的那个楚王了,宋国的向戌,他之所以能在之前走南闯北的促成弭兵之盟,很大程度上,也是因为之前的楚康王相对比较好说话,而他向戌又同时跟楚国令尹子木(屈建),以及晋国的执政卿赵武关系都很是不错。

所以,才得他这张老脸有了几分的薄面。

而现在呢?早已经是换了人间了。如今的这个楚王熊围又哪里有这么好说话?他可不管你向戌以前是什么一号人物,在他看来不过就是一副朽木而已。

“唔……此事……楚王确实有些过火了……”

毕竟宋国来人始终是客,楚王身为主人家,一上来就搞这一出,的确不是待客之道。

再者,楚王此次召集申地会盟,本就是为了寻宋盟的友谊。

楚王此时对宋国不客气,这不是要失信于诸侯么?而一旦你失了信,宋国反被逼急了罢盟而去,那其他中原诸国又该作如何的反应?

中原各国虽然连年征战,可他们自齐桓公开始,在价值取向上,就是一直致力于合力对付楚国的。在这件事上,大家都可谓始终是保持高度一致的。

因此,若是楚王当真逼急了宋国,届时中原诸国再联合起来一起孤立楚国,那楚国又能讨得到什么好?

而静坐一旁的子产,这时也不禁捋须言道:

“中原诸国皆是同气连枝的,若楚王如此威逼胁迫,那此次申地之会只怕会适得其反呐。”

智慧如子产,又岂能看不穿这其中的门道?

他这一句话说完,向戌当即连连点头称是。

子产看着李然道:

“是啊,子明呐,如今你也算是楚王面前的红人,此事你应当劝谏一番才是啊。”

别人的话楚王听不听,子产不知道。

可李然的话,子产知道楚王是一定会听的。

而向戌此时也是朝着李然一拱手,并继续言道:

“对了,戌与子明素无往来,没想到今次见面却是直接要劳烦一二,礼数不周之处,还请子明见谅……”

“来啊,将东西抬上来。”

他的话音落下,几个宋国侍卫抬着一口大箱子从园外走了进来。

向戌指着那些个箱子,并解释道:

“不过是些薄礼,不成敬意,还请子明能够笑纳。”

走南闯北,经验丰富的向戌又岂能不知“皇帝不差饿兵”的道理?

所以他此次登门,一早就备下了厚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