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春秋不当王 > 第660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60节

 

伍员直呼其名,毫不忌讳,这却是让吴王夫差颜面顿失。但见吴王夫差从幕后探出,并是伫立着回答道:

“不敢!”

伍员说道:

“既是不敢,何故在此安逸享乐?”

吴王夫差心中自是极为不快,却只得是命人撤去了舞姬。

此时,孙武其实距离大殿不远,见得此状,也不由得是一阵摇头。然后又犹豫片刻,还是径直先行离开了。

……

李然回到成周,先是回府邸,见到宫儿月和丽光。转眼一年未见,丽光已然是出落的更加水灵漂亮。

而宫儿月,竟然是跟祭乐愈发的相似,李然恍惚间,似乎是看到了两个祭乐一般。

丽光如今已是及笄之年,宫儿月也是每天专门替她绾起来,插上发簪,如同一个母亲一样照顾她,两人的感情,也是愈发的深厚。

李然看到这一幕,也是十分欣慰,宫儿月看到李然回来,面上先是露有喜色,接着却脸色稍沉。

丽光已经是习惯了父亲的离开,倒是没有怪他,相当欢喜,宫儿月说道:

“你……终于回来了?”

李然咧嘴笑道:

“回来了!”

丽光问道:

“那父亲还离开吗?”

李然说道:

“不离开了,从今以后,我们一家,再也不分离了!”

丽光一阵欢喜,却也不似小时候那般跳江将起来。如今她年纪已经不小了,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天真烂漫,有的更多的是沉稳和端庄。

“太好了,父亲再也不离开了!”

李然看到这一幕,也是顿感心酸。毕竟,他自己陪伴女儿的时光实在是太少了!

同时,李然也是下定了决心,他绝不会再离开女儿,他要亲眼看着女儿成长、婚嫁、生子……以弥补这些年他对于女儿的亏欠。

李然再看向宫儿月,李然在心中想道:

“无论如何……我也是应该给她一个名分了!我们一家三口,再也不分开了!”

这时,突然是有宫正前来,宣读周王匄的旨意,是让李然立刻入宫觐见。

李然也不敢耽误,让宫儿月和丽光在家里等他,自己则是跟着宫正一起,进入王宫,面见周王匄。

周王匄见到李然,待李然行完君臣之礼后,开口道:

“李卿免礼,晋国国君和赵氏的书信,孤都已经收到了。卿此番在晋国是为天下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,实是令孤十分欣慰。赵鞅其人,孤也是知道的,他素来礼敬王室,孤亦是深感欣慰。”

李然说道:

“微臣不敢居功,身为周室太史,却贸然前往晋国,协助他国卿士。王上不降臣之罪,已然是宽宏大量!”

周王匄笑道:

“如今晋侯和赵鞅,都已上表,请求前来朝聘!只不过……这朝聘一事,王室已经许久不曾有过了……届时只恐会失了礼数。”

“而晋国既为伯主之邦,孤以为不如便让他们另寻一地,由晋国代为主持一番盟誓也便罢了!倒是不必如此麻烦了!”

李然却道:

“启奏王上,晋侯的意思,恐怕是希望此番盟誓是能由天子操持。正因为朝聘之礼已经许久不曾有过了,天下不尊我周王室也已久矣!故而有此必要,以此匡正天下之大义!此举,臣以为是势在必为的!”

“而且还请王上放心,如今晋国有赵鞅在,天下诸侯必不敢再轻慢了我周室!”

周王匄也是略作沉思了一番,想到既然有赵鞅这样的大靠山作为保底,届时应该也不会出现不尊王室的行为而让他们失了面子。

想到这,周王匄不由是点了点头:

“赵鞅此举,倒也是用心良苦!既然如此,那孤这便拟诏,号召各国诸侯前来朝聘!”

“另外,李卿你如今又立下如此功劳,孤以为这区区的太史之职已然是不成的了!而且李卿届时还要代孤主持朝聘,总需得一个更响一些的名份才是!不知卿以为如何?”

李然闻言,则是一个稽首回道:

“微臣本是戴罪之身,王上不计前嫌,能够让微臣担任太史,已是天恩,这一次又不告而别数年之久。臣又岂敢有其他奢求?若是可以,这太史之职,已再合适不过!”

周王匄却摇头道:

“这可不成!你若还是太史,孤又能仰仗得了谁?更何况,若不能将卿加官进爵,天下人又岂不是要说是我周室有失公允?单卿,你如何说?”

一旁的单旗,这时也自知,田乞的失利,迟早是会让暗行众从此分崩离析。

所以,他索性也就稽首回道:

“一切可由王上作主!”

周王匄闻言,不由点头道:

“嗯……既如此,孤便任命李卿为我周室的大宗伯!”

周王匄的此语一出,众皆哗然,单旗更是眉头一皱,很显然对此并不满意。

而其他臣子们,也是一阵交头接耳,在那议论纷纷。

大宗伯

大宗伯,乃是在周王室掌建天神、人鬼、地示之礼的职务,是佐王室,保邦国的重要象征。

彼时的周王室主要就是两件大事,一件是祭祀,另一件就是战争。而战争也会和祭祀有关。所以但凡有什么重大祭祀的活动,大宗伯甚至都要抱着列祖列宗的灵牌,登车先行,可列在天子之前!

大宗伯位次三公,为六大上卿之一,下属有小宗伯,太史,大卜,肆师,大司乐,大祝,大吏等,辅佐天子掌管宗室礼仪,掌管对天神祖先的祭礼。而且还有宗庙中和宗族内的各种礼仪典章的执行,也都是由大宗伯一力承当。

而一般来讲,能有资格担任大宗伯的,基本都是姬姓的王室德高望重的长者。而且这个重要的职务,也因为其王室内部派系林立,早已是空缺了多年。

单旗知道此职的关键,当即出列道:

“王上,此举于礼不符,李太史虽是功绩斐然,但他终究乃是外姓,担任大宗伯一职,恐是不妥!”

谁知,周王匄却也早有准备,如是对道:

“李卿为我周室殚精竭虑,功绩不亚于昔日的周公与共伯!而且又一力促成诸侯朝聘,此乃我王室许久不曾有过的大事!”

“但如此的要事,又有何人能够代孤操持?非李卿莫属!李卿身家清白,据孤所知,其父李耳,也曾在周室担任过典藏史的职位。而他的师父苌弘,也是天下闻名的贤者!而且,其师当时为奸人所栽赃,他为自证清白,也为不连累周室,毅然切腹而死……”

“要说起来,孤与诸卿,都是欠着苌大夫的!如今授其徒以高位,又有何不可?”

“更何况,说其非姬姓的身份,当年尹逸一开始也是太史,也并非姬姓长者,成王将其破格立其为大宗伯。孤今日立李然为大宗伯,实在是有迹可循!也并无不妥之处!”

周王匄的这一番话,可谓是石破天惊。

他不单单是正面硬刚了单旗,而且还说得如此有理有节。说得即便单旗再是心有不满,也不敢当着朝堂之上进行反对。

很显然,周王匄在背后一定是经过了一番高人指点的。

而且李然非常清楚,现如今在周王室之内,能有这能力,能有这意愿亲近天子,并教授其“反击之道”的,一定就是观从!

周王匄见单旗没有发话,于是便转而询问其他公卿的看法。

但其他公卿见单旗都是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