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三国: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> 第126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6节

 

他想着带着城内驻军倾巢而出给孙策迎头痛击,不料想冲入深山之后,周遭忽的火箭倾泻而来,寒冬腊月,草木枯黄,加之江风又大,这场火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吞噬了黄祖的两万三千大军。

由于所站地形北面是山脉,南面群山间还有长江急弯的口岸,许多将士被迫在大冬天的跳入了滔滔江水之中。

江夏固然比不得北方滴水成冰的寒冷,可寒冬下的江水,也足够在瞬息间冷到令人昏厥。

在一阵阵凄惨的哀嚎声中,江夏驻军或被烧死,或被淹死,最后仅余两三千人狼狈而逃。

孙策带兵一路追杀进了沙羡城内,太史慈、程普等人四面包围而来,一番血战后,屯兵两万多的沙羡竟然只有黄祖一人逃了。

甚至都顾不得妻儿老小,终是成了孙策的俘虏。

孙策也是个狠人呐,想起孙坚被黄祖所杀,直接将他全家妻儿老小杀了个干净。

“主公!清点过后,五个渡口的战船共计六千两百艘,艨艟、赤马俱有!”

“主公!沙羡粮草合计五万石,军械辎重太多,一时数不过来!哦对了,还有五百匹战马!”

“主公,府库里有钱八千万,金三万!”

太史慈、吕范和程普三人前来禀报这次沙羡之战的丰收,每个人脸上都笑的合不拢嘴。

江东啊,那是穷的可怕,有时候为了一点粮草,还得去打山越,四大家族的人总是嘴上一套、背地一套,根本信不过。

这一次的收获,可是极大的缓解了孙策的压力。

就连站在他身旁的周瑜都忍不住拳掌相击,“好!主公,此一战我们可算是声威大震了!”

孙策很冷静,只是点了点头,“公瑾,此番亏得有你,我们只折了一百多将士,可算是起兵以来获得的最大胜利,多谢你了。”

听出了孙策话里的惆怅,周瑜看向程普几人,扬了扬额,示意先行离开。

待得众人走后,他才沉声问道:“伯符,从广陵回来后你便一直郁郁寡欢,可是心中对广陵割舍不下?”

孙策双手搀扶在城郭上,苦涩一笑,“我割舍不下的不是广陵,是为了护着江东子弟离开的黄叔,是百骑劫营悍不畏死的幼平,是那些死在吕军马蹄下的江东好儿郎……”

江风很大,吹动着孙策白色披风猎猎作响,刚毅的脸庞覆盖着无法言喻的伤感。

过了许久,他才喃喃道:“还有,被蹂躏的尊严……”

想起被吕布一脚从马上踹下后,为了救自己而被射杀的马忠,想起支配江东恐惧的小霸王的尊严被这般践踏,不管多大的收获,总也高兴不起来。

每每想起那些不堪,他都觉得好像挨了一闷棍,整颗心瞬间就黯淡下来,无论多少阳光也无法照亮。

周瑜想安慰他,却不知从何处说起。

他一直都知道,所有的千秋霸业那都是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才能开始的。

作为人主,孙策经历的,其实远远不够多。

最后,只是闷声道:“伯符,想想刘备吧,其实我们的人生已经算得上坦途了。”

不可否认,刘备的那些经历,还是挺励志的,有那么一点百折不挠的味道。

可是啊,他是小霸王,不是刘玄德,是那个以威震天下、勇猛无比的项羽为人生目标的孙伯符。

正是想说点什么的时候,太史慈去而复返,快步跑来。

“主公,徐州加急快报!”

加急?

周瑜和孙策纷纷面色一沉,莫不是吕布想对丹阳下手?

接过快报,孙策原本阴郁的脸庞嘴角开始勾勒起来。

报仇的机会,来了……

灭吕关键人物登场

天下诸侯会在各州郡安排自己的眼线,如遇紧急情况,要用快马急报通知人主。

但,能安插多少眼线,快马速度几何,消息来源是否精准,这些全都取决于诸侯的实力。

比如袁绍、曹操、刘表和吕布,就拥有着能在中原各州郡都安插眼线的财力,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战报传回。

可孙策不行,因为眼线的培植和消息的传递是需要耗费不少财力的,他只能在徐州安插自己的眼线。

所以,徐州有什么紧急情况,他能第一时间收到战报,若是中原、北国一带,就得靠着口耳相传,甚至是文书谍报了,滞后性会非常严重。

孙策顾不得许多,他是将为数不多的斥候、眼线都安排在了徐州,毕竟,真正能对他造成威胁的,也只有吕布了。

又或者说,他想入主中原,吕布成为了不得不越过的门槛。

为此,他是启用了陆空两栖快报,除了战马急报,还有飞鸽传书,以至于在萧关大战第三天,他就收到了前线的军报。

就速度而言,这份战报可能连袁绍都还没看到,他便得到了消息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飞鸽传书的速度其实是最快的,但实用性并不是那么的高。

首先信鸽贵、饲养难度大,其次,它没有导航的,不是像电视剧里随手一抛就知道该往哪里飞。

正确的操作是,从小在丹阳养大,然后由斥候带离丹阳前往徐州,等有需要传递急报的时候,在腿上绑上内容再放飞,信鸽就会飞回丹阳。

但这种操作风险极高,信鸽飞行途中不仅要面对来自天敌的袭击,还有猎户的弓箭,往往放飞五只也只有一只能平安飞回丹阳。

再加上传递的内容极其有限,诸多限制条件下导致这种传递渠道并不为当局者采用,至少不会被当成主流手段采用。

“曹操当真了得,这一次跟林墨斗智斗勇,还是成为了最后的赢家。”从孙策手中接过战报的周瑜不由感慨。

在纵观全局的周公瑾眼里,偷袭萧关不是一场突发奇想的策略,而是从诗会便开始安排的惊天手笔。

原本以为林墨用诗会赚尽了伐曹先机,不料想他能将计就计诈病,反过来利用这场诗会。

这两人的智斗,还真是精彩。

“萧关乃曹操攻克徐州的粮道所在,萧关易主后,他十几万兵马就可长驱直入,徐州危亡在即,该我们动手了!”

拿下沙羡,大破黄祖,获得巨额粮草、钱财和军械都没让孙策这么高兴,“这一回,我必要一雪前耻,夺回广陵!”

“伯符……”

周瑜收拢竹简,表情凝重道:“驻守广陵的是吕布麾下头号大将张辽,听闻此人作战勇猛,锐不可当,虽只有六千兵马,未敢轻视。

莫不如从庐江下手,继而再下九江,如此耽搁了些时日,可最终无论是曹操胜还是吕布胜,我们都对广陵形成了两线夹击之势,站尽攻守之便。”

“不……”

孙策摇了摇头,果断的拒绝了周瑜的提议,“广陵乃丹阳前驱,只有握在我们的手里才有可能进一步壮大,入主中原。

更何况广陵本就是我们的,取之上合公义,中顺民心,下报私仇。”

从大局上看,其实两人看法都没有错,因为庐江也是有六七千人留守的,只不过周瑜的选择更为稳妥,毕竟淮南之隅距离徐州太远,救援不易。

再者,可以让曹吕双方的战局进一步僵持,或者是分出了胜负再做权衡。

而孙策的选择,则是追求一步到位,从江东的地理条件来看,便是庐江加九江,也不及一个广陵重要。

“可是……”

没等周瑜把话说完,背对着他的孙策已经扬起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