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三国: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> 第279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9节

 

就这么简单?

颜良文丑一脸诧异,还以为是什么高明手段,原来就是断了他们的念想而已?

赵云则是自嘲一笑,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
“明白了,我明白了,辜负了允文的信任啊……”

郭图把实际情况说明白后,赵云立刻就恍然大悟了。

难怪这家伙一直从容自若,因为他知道曹操不会来救援的,允文让他挂个监军的职务,就是防止我强攻晋阳城,允文这是有意的磨砺我独当一面的才干。

从头到尾,允文都是以战略大局的视角来俯瞰战场,他能精确的判断曹军不会救援,而自己却陷入到了必须赶在曹军救援前攻下晋阳的思维误区。

看来,以后用兵,不仅是战局之内,还需要算计战局以外的一切,只有这样,才能洞悉先机,做出精准的抉择。

想明白了这一切的赵云并没有觉得晋阳破城在即有多兴奋,反倒是有一种没能给林墨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的惭愧。

他很清楚,无论是拿捏张燕,还是围剿夏侯惇,乃至攻克并州,这些都是林墨早就算计好了不会出什么意外的事情,只不过是有意把这个机会交给自己,以便未来能扛住更重的担子。

赵云吐出一口浊气,罢了,只能往后多琢磨琢磨,最好能把满宠给拿下,也算是对林墨的一种补偿吧。

天下不过囊中之物

袁熙还有没有活路?

答案是肯定的,唯一的一条活路就是雄踞右北平、渔阳和辽西郡的踏顿。

也就是幽州中部的乌桓族。

关于乌桓族的历史,实力最鼎盛的时候,其实并不是在踏顿治下的幽州三郡之地,而是他叔父丘力居统治的时期。

光和年间这家伙就策反了中山国的太守张纯,带着乌桓骑兵劫掠幽、冀、青三州之地,最夸张的时候,甚至都把手伸到了徐州去。

后来,在公孙瓒的平定下,把乌桓是逼退回了幽州中部,但由于中部三郡山川、沟壑众多,不利骑兵深入追击,加上后勤补给的损耗太大,所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杀不进去,乌桓呢,也打不出来,勉强算是形成了对峙的态势。

不过乌桓大概是跟凉州部落差不多,子民都是自幼娴熟弓马,民风彪悍,便是临时的招募也都是一群善战的精兵,以至于袁绍对待他们是秉持怀柔政策的。

丘力居死后,因为儿子年龄太小,就让侄子踏顿先接任了他的大位,与袁家的友好关系并没有因为换了个领头而改变,相反的走的更近了一些,袁绍与公孙瓒死磕的时候,踏顿也没少帮忙。

解决了公孙瓒后,袁绍甚至代天子下了矫诏封踏顿为乌桓单于,还用宗人联姻,以达到和亲联盟的效果。

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下,袁绍才敢于解决了公孙瓒后立刻就挥兵中原。

如果单纯的兵马数量来算计,乌桓的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,尤其是他的骑兵,清一色的骑射,战力之强,令人咂舌。

白马义从事实上就是在异族骑射的阴霾下而针对性的诞生。

不过最开始的时候,踏顿就被袁熙视为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。

这些家伙,岂是易与之辈,出了名是有奶便是娘,昔日袁绍实力滔天,当然可以联姻,如今穷途末路,谁又还认识他袁熙呢。

真要是有心,吕布围城这么久,乌桓好歹给点反应吧,可事实却是人家看都没来看一眼。

人走茶凉的道理袁熙当然是明白的。

可到了眼下这个节骨眼,他唯一的活路到底还是乌桓,不管怎么说,相比于吕布,踏顿应该不至于会对他斩尽杀绝,毕竟两家是有联姻的,他乌桓又不至于会为了讨好吕林翁婿把自己给卖了。

只不过他动手的时间显然是晚了,吕军早就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涿县围成了铁桶,象征性的派出了几支百人骑试探,结果都被射成了蜂窝。

袁熙很清楚,吕布手头上说到底也就那么四五万人,自己城内的五万大军当然也打他不过,可要说完全的把五万大军吃下却也是天方夜谭。

现在的问题是城中人人自危,根本没办法拧成一股绳,他并不敢直接的下达战令,因为在军营里逛了一圈后心里便大概有底了,只怕召集五千人都难。

唯一的办法,画大饼!

于是,他又把营中队率以上的人全部召集了起来,拿着一份自己书写的竹简,声称已经秘密的联系上了踏顿,踏顿表示会全力支持自己,只等自己冲出重围后会拨出三个县给自己驻扎休整。

换句话说,只要弟兄们团结一气,冲出了重围后就可以前往渔阳会合,到时候我们还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。

同时还列举了吕林翁婿在军中大肆排除异己的恶劣行径,连主动投诚的那群袍泽都受到了如此不公平的待遇,更何况咱们这群弟兄跟他周旋了这么久。

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后,诸将是心思各异的,但无一脸上不是挂着惆怅。

≈lt;div style=≈ot;text-align:center;≈ot;≈gt;

≈lt;script≈gt;read_xia();≈lt;/script≈gt;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