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24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节

 

而多搜集一些燃料,冬天就能多烤一点火,就有可能活过下一个冬天。

什么?你说上山砍树过冬?

且不说在这个时代上山砍树的风险,这山泽之出可都是大明朝廷的,你私自砍树要是被县里知道了,恐怕就不是后世让你罚款那么简单了。

收回思绪,苏泽和林良珺继续收割芦苇,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小萝卜头的叫声。

“阿泽哥!黄鱼茨!”

苏泽连忙走过去,果然看到了一种奇特的青草。

这种草的叶子是绿色的,但是有着和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木质茎。

苏泽立刻掐下了几根黄鱼茨,小心的放在衣领中,然后对林良珺说道:

“好了,我们回去吧。”

等返回沙滩上后,前日蓄满海水的滩涂在孩童们的搅拌下,海水已经蒸发了不少,苏泽又让他们将浸满海水的海泥挖出来,铺在平整的石头上晒干。

苏泽则在挖好的大坑前做起了木工活儿,他将一些木头钉成了木框,又用竹片横铺钉在木框底部,再纵向铺上了芦苇杆。

苏泽将木框放在大坑上,又用脚踩了踩,确认结实之后,让小萝卜头们将晒好的海泥抬过来。

苏泽又给了林良珺一个木桶,让他从海边打来海水,接着将海泥铺在了木框上,对着林良珺说道:

“把海水慢慢倒进框里。”

哗啦啦的海水倒进了框里,芦苇、海泥组成的过滤装置,将海泥中晒干的盐分和海水一起冲进了下方的大坑中。

苏泽又让一个体重最轻的孩子站在木框上,将海泥中的海水挤压干净。

反复冲刷海泥,苏泽终于得到了一水坑的卤水。

他从衣领内掏出黄鱼茨,将野草的叶子拔掉,将木质的茎扔进了卤水坑中。

苏泽第一次随着导师考察盐田的时候,就惊讶于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。

黄鱼茨的茎就是一种原始的盐度计,它的密度和饱和浓盐水相当,只要黄鱼茨漂浮在卤水上,就说明盐分含量饱和了。

如果盐度不够,那么黄鱼茨就会沉入卤水中,那就需要再晒上一段时间,等到海水挥发盐度才能达标。

这一次苏泽的运气不错,黄鱼茨漂浮在卤水上,盐度达标了!

苏泽连忙用水瓢将卤水捞出,然后小心的舀进了前几天开凿的岩石石盘中。

苏泽忙完了这一切之后,石头上满是装满了卤水的水塘,倒印出蓝色的天空来,就仿佛是一块块蓝水晶遍布在滩涂上。

苏泽抬起头看看太阳,如今日上三竿,正是太阳最猛烈的时候。

现在还只是三月,太阳虽然不如夏季炎热,但是晒盐也已经足够了。

这是苏泽曾经读过的古法晒盐方法。

蓄海水,晒盐泥,收沙,过滤,晒盐,收盐。

虽然每一步都不难,但是比起这个时代主流的煮盐制盐法,晒盐法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。

节约燃料,不需要卤水,唯一的缺点就是现在晒盐的石盘还太少了,效率低了一些。

苏泽这几日总共也就凿出了七个大的石盘,按照苏泽的估计,一块大石盘大概能出盐一公斤。

果然等到了下午两三点的时候,有些石盘中已经开始有结晶析出了。

这难道是盐?!

小萝卜头有些激动的看着石盘,不用煮竟然能出盐!这读书人就这么厉害?

苏泽自然不会向他们解释晒盐的原理,而是连忙招呼萝卜头们,让他们拿着竹片将已经析出的盐晶刮下来。

等到了下午四点的时候,苏泽估计了一下,按照明代的斤两算,今天总共晒出了十斤的盐。

林良珺看着这青白色的盐,难道这就是精盐?

他捏了一块盐送进嘴里,然后又吐了出来。

还是苦的!

虽然没有卤块那么苦,但是盐里依然有淡淡的苦涩味道,这样的盐也是没办法当做精盐卖的啊!

这下子林良珺失望的坐在地上,忙活了这么多天,就出了十斤粗盐。

那天在夜市上盐场的粗盐砖,十斤也才值一百文,十天半个月也才赚不到一两银子。

而且粗盐在福建不好卖,还不知道这些粗盐能不能卖掉,林良珺越想越不是滋味。

苏泽也尝了一下,果然还是有淡淡的苦涩味道,不过这已经达到他的要求了。

将制作好的粗盐扛回了家庙,将萝卜头们打发回家后,苏泽关上了家庙大门。

接下来才是提纯粗盐去除苦味最重要的部分!

后院里传来一阵阵豆香,忙的满头是汗的小小萝卜头林彩娘放下锅勺,对着苏泽说道:

“阿兄,你要的豆浆我煮好了!”

林彩娘乖巧的退出了厨房说道:

“我去温书,阿兄你忙。”

苏泽不得不感慨,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林彩娘知道苏泽在忙着赚钱的大事,自然知道这等重要的事情不能随便窥探,找了个理由就跑了。

不过苏泽也知道怀璧有罪的道理,有些事情不让他们知道,也是为了保护大家。

苏泽将盐倒入了铁锅中,再倒上沉淀了一夜的山泉水,往灶台中塞入了芦苇杆,将好不容易晒干的粗盐再次融化。

苏泽屏住呼吸,将大勺的豆浆舀入卤水中,原本透明的盐水上冒出大片粘稠的泡沫,苏泽拿着锅勺小心的撇去了浮沫。

等到浮沫撇干净了,苏泽又舀起豆浆加入盐水中,一直反复到加入豆浆不再出现浮沫。

这时候苏泽给灶台加入芦杆,大锅剧烈的沸腾起来,水逐渐被烧干,变成了雪白的盐沫。

苏泽用手沾了一些,果然一点苦涩味道都没有了,粗盐已经变成了精盐!

谨慎

这是当年苏泽随着导师,在自贡古盐场学习到的提纯精盐的方法。

说起来原理其实很简单,粗盐有苦涩味道,其实就是海水中镁钙等离子的杂质,这也就是卤水。

卤水是有毒性的,炼制精盐的主要过程,就是去除盐水中的卤水。

卤水虽然有毒,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使用卤水来制作一种美食,那就是——豆腐。

在豆浆中加入卤水,就能让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,最后变成豆腐这种固体的食物。

而自贡古盐场在提纯精盐的时候,反向使用这个原理,在盐水中加入豆浆,利用豆浆和卤水反应的特性,将卤水变成固态的浮沫,然后再将这些浮沫撇出去,就能得到没有卤水杂质的精盐了。

苏泽不得不佩服这些盐工的智慧,这些可能连字都不认识的灶户,能在日常中总结出这么化学提纯办法,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吧。

苏泽又用自己木工手艺制作的竹筒装上了精盐,八斤的精盐分成了八个竹筒。

【制作盐竹筒,木工经验+8,lv2,2/200】

不得不说木工在古代真是个实用的技能,肝到了2级之后,苏泽感觉自己抓木工刀的手更稳了。

看着八个竹筒的精盐,苏泽充满了成就感。

按照那日在鬼市询问的价格,一斤精盐要价一百五十文,苏泽准备尽快出手,就算他低价卖一百文一斤,那八斤就是八百文钱。

福建的铜钱成色还算是不错,一两银子差不多折合一千五百文钱,也就是一天制盐的收入接近半两银子!

制作精盐的成本也就是豆浆和燃料,想要提高产量只需要在海边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