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120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0节

 

苏泽说道:“这自然要加强训练,只有单兵素质上去了,不列阵也能对敌。”

剩下的话苏泽没有说,散兵战术也依赖于武器的进步,要等到下下一代栓式步枪研究出来,散兵战术才能发挥出威力来。

不过在进入火炮时代之后,步兵的指挥官也在改进战术,利用分散的士兵降低火炮杀伤,利用防御工事抵抗火炮的轰炸,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。

炮兵和步兵,就像是一对相爱相杀的死敌,不断发展出克制对方的战术携手发展前进。

安慰完了林默珺,还没等到将佛郎机炮推回长宁卫,负责打探消息的小旗匆忙跑到炮场。

“延平卫大败?三个百户全军覆没?”

苏泽和林默珺都倒吸一口气,延平卫再拉胯,也不至于连矿盗都打不过吧?

就算打不过,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吧?

苏泽连忙问道:“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

打探消息的小旗说道:“邓岱的矿盗中有一群手持倭刀的精锐,那延平卫陈百户领兵到了矿山下,就被这群精兵冲破了本阵,那陈百户当场就被砍死,邓岱带伏兵杀出来,延平卫全军覆没!”

苏泽和林默珺不禁愕然,这下子南平县的局势要更糟糕了。

延平卫战败的消息传到南平县城,整个县城的气氛更紧张了。

知府衙门中,方知府来回踱步,去救矿监的三个百户全军覆没,这下子邓岱的矿盗团伙要更难平定了。

府衙兵房和幕僚们商议了半天,也没能拿出什么有用的方案。

方知府着急上火,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。

他返回后宅,发现女儿方若兰准备了一桌饭菜,正在等自己。

方知府心中一暖,方若兰立刻端上饭碗道:

“爹您还是先吃饭吧。”

方知府匆匆吃完,方若兰又端上凉茶,喝完了凉茶之后,方知府忍不住说道:

“这延平卫也太废物了!三百人竟然打不过矿盗!竟然让局势败坏到如此地步!”

延平卫这么大的损失,自然是瞒不住上面了,现在镇守太监没救出来,还折损了这么多兵力,关键是邓岱打响了名声,附近的匪盗必然会投靠他,要是继续坐大延平府就永无宁日了。

方若兰说道:“爹,女儿早就说了,延平卫金絮其外,早就败絮其中了,上次倭寇攻城延平卫无人敢出城迎战,您还非要派他们去平乱。”

“那要派谁去?”

方若兰说道:“长宁卫啊,上次黑山贼就是长宁卫平定的,那黑山贼的脑袋还在城墙上挂着呢?”

“可是长宁卫归海道衙门和备倭把总司管啊。”

“爹,矿盗中有用倭刀的,定是有倭寇混入其中,备倭也是长宁卫的职责,爹可以先以此调兵,再向上面解释。”

“真是如此!我这就去行文!”

方若兰又说道:“请长宁卫出兵,爹爹也要许下点什么,要不然他们不尽心,局势就不可收拾了。”

方知府摸着胡须说道:“女儿以为要许些什么?”

方若兰一笑:“女儿以为这赏赐不该府衙出,爹以为呢?”

大家不爱看,以后大段科普内容发这里,不贴正文了,和大家说一声抱歉。

倒霉的矿监

方知府立刻明白了女儿的意思。

延平卫平叛不力,事情是他们搞砸了,那请长宁卫出动的代价就应该延平卫出。

这时候如果长宁卫能够收拾这个烂摊子,不让事情捅到上面去,对延平卫也是最好的结果。

一想到这里,方知府立刻让手下人联络延平卫于指挥使。

于指挥使也在头疼了,三个百户全军覆没,这事情可千万不能上秤,一旦上秤那可就是千斤重了啊。

前几天兵部的公文,俞大猷在宁波折损了一个武举人和三十多官兵,他这个浙江副总兵就被褫夺了世职。

于指挥使这边折损了三百人,还不是直接囚车送到京师问罪啊!

胡矿监可是宫里的人,他现在被矿盗围了,若是胡太监出事,事情就压不下去。

当务之急还是将胡太监救出来。

这时候知府衙门传话的人过来了,于指挥使听了方知府的办法大喜过望。

长宁卫能剿灭黑山贼,肯定是有战斗力的。

虽然许下好处有些肉疼,但是总比丢官罢爵好啊!

于指挥使想了想,立刻喊来小儿子于宗远,让他亲自去长宁卫一趟,和苏泽商谈出兵的事情。

于指挥使也不是舍不得银子,只要能够平定矿盗,三个百户的战死的事情想办法压下去,那事情也算是解决了。

这些日子于家真的是流年不利,于指挥使想起那个胡矿监,要不是他激怒旷工,也不会招惹如此祸事了!于指挥使又在家中咒骂胡矿监起来。

被于指挥使咒骂的胡矿监,此时正在屋子里忙碌着。

这位被众人咒骂为狗宦官的胡太监,其实到了延平府都十分的低调,他没有在南平城内住下,而是在矿区边上建造了住宅,就住在了矿区附近。

矿区已经被围了,胡太监散了家财,招募了一些矿工,总算是将矿盗挡在了外面。

不过现在出也出不去了,胡太监也清楚自己手下矿工的战斗力和忠诚度,让他们看守防御还行,让他们突围就有些强人所难了,所以胡太监干脆躺平,就闭门等着延平府县来救好了。

胡太监此时正在忙碌着,他将一块蓝色的矿石放进研钵中砸碎,然后用研磨杵磨成细沙。

胡太监小心的将蓝色的砂粉倒入白瓷瓶中,然后倒入清水。

这一套飞水法,可以祛除泥沙,再过滤一遍,等到明日沉淀之后就能得到蓝色的颜粉了。

胡太监本来是织染所的太监,原来就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太监。

后来皇帝要开矿,也不知道是哪位贵人推荐的,胡太监就被派到了南平,做上了矿监。

以外人来看,这位胡太监可谓是升职加薪,讨了一个好差事。

可实际上冷暖自知,胡太监喜滋滋上任之后,才发现这个倒霉差事。

为什么是个倒霉差事呢,胡太监过来开采的这座银矿,在南宋时期已经开采过了。

皇帝也不知道哪里翻出来一本堪舆图,知道了这里有银矿,工部多次上题本,请求皇帝不要开矿。

工部的理由也很简单,这矿,南宋末年就不开了,这说明矿几乎被采完了,咱们再去挖也挖不出什么了。

皇帝不听。

等胡太监到了之后才发现,虽然矿脉中还有矿,但是这些矿都比较深,开采难度大危险大,可是为了皇帝的任务,只能硬着头皮开矿。

结果是,胡太监在南平开矿五年,花费了一万两银子,最后只挖出来七千两银子。

这期间胡太监可是被喷惨了啊!

福建道给事中参奏他贪污银子,天可怜见,胡太监账本上清清白白,开矿五年挖了七千两银子,真的是一分都没有贪污。

工部说他糟践开矿的银子,胡太监也只能再次附上账本,也亏得他老实谨慎,这开矿一万两银子还真的都花在该用的地方。

宫里,朝廷都派人来查,胡太监平白贴了不少积蓄贿赂,这才将真实情况送到了皇帝案头上。

天可怜见,这矿里真的没多少银子!

就这样,胡太监守着这“肥”缺儿足足五年,宫里人都知道这份差事坑人,没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