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576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76节

 

“安南总督?”

沈一贯点头说道:“安南总督由安南各方代表投票选出来,安南总督下设立各司,仿照东南的内阁制度设置司长,管理安南的各项事务。”

“我们东南不插手安南总督的投票,在十年内尊重安南地区的选择,等到十年后安南再并入东南。”

郑松眼睛一亮,如果由安南总督管理安南,那么这个安南总督的含金量甚至要比郑家以前的地位还要高。

郑家并没有篡位,而且后黎内部也有很多军阀,所以郑家其实类似于曹操,挟天子以令诸侯,但是很多诸侯不一定听命令。

北面还有老对手北莫朝,南方的占城还经常闹事。

如果能成为这个安南总督,那等于控制了整个安南地区,那肯定要比在后黎做权臣要强多了!

按照东南的意思,这十年不会强行让安南并入中原,如果能担任十年的安南总督,那也是能接受的。

郑松又小心的问道:

“请问这个安南总督要怎么选?”

沈一贯知道对方上钩了,于是说道:

“安南也按照我们中原进行改制,改为府县两级,从府县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,再由代表选出安南总督。”

“我们东南不干涉安南的民政。”

这个安南总督的事情,是沈一贯向大都督苏泽建议的。

其实在安南诸多势力中,郑家反而因为其僭主的身份,对外政策最是灵活。

东南崛起之后,安南各方势力中,第一个派出使者前往东南的就是郑家。

所以沈一贯上书苏泽,认为并不应该完全摧毁郑家,而是应该让郑家出来和其他各家,一起争夺这个安南总督,在政治上保持安南的分裂局势,而不是让阮潢成为统一安南的人。

阮潢能够在郑检身边卧薪尝胆,其心机和城府可想而知,如果让阮潢得到威望,那以后必然也是隐患。

而且沈一贯也了解到,如今安南的矛盾非常大。

有阶级矛盾,少数种植园主和地主占领太多的土地,普通百姓吃不饱饭,但是上层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。

有民族矛盾,在安南内部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,这些少数民族和中原西南的少数民族一样,本身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质,也以经常和主体民族发生矛盾。

有南北矛盾,北方莫朝和南方后黎互相缠斗了几十年,北方山区和升龙府等平原地区对抗多年,南方的风俗习惯也和北方不同。

有产业矛盾,新出现的蔗糖种植园主,和传统的地主之间,争夺土地和出口资源,城市内一些工坊主和农业生产者的矛盾尖锐。

在这种时候,如果东南完全介入到对安南的改造中,一方面是要付出巨大的前期投入,拖累东南征服中原的进度。

另一方面只要东南开始统治安南,那么这些矛盾就的矛头就可以对准东南,反而让安南上下团结起来。

所以沈一贯的建议,就是先让安南自己选出来一个总督出来,让安南人自己管理安南。

而东南只要保证在安南重要地区驻军,控制安南的港口就可以了。

任何一方上台后,必然会被其他各方制衡和掣肘,在这种情况,无论是执政的一方还是在野的一方,反而都要争取东南的支持了。

沈一贯还设计了一套新的朝贡体系。

第一等的自然是东南的直接领地,其中包含了马尼拉这种海外自治领,济州岛这种特殊待遇的港口地区,这里和东南的待遇一样,享受国内的税收待遇,不需要征收出入境的水手。

第二等的,就是日后的朝鲜和倭国,这一类的东南的朝贡国。

第二等的国家,和他们的贸易依然算是国际贸易,需要在市舶司交税,但是可以享受一定的优待,算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。

第三等的就是西洋诸国和中亚诸国,这些来东南做生意的国家了。

对这些国家的商队,就要享受重商主义的铁拳。

对于鼓励出口的商品减税,对于限制进口的征收重税,但是进出港口都要交税。

按照沈一贯的计划,安南可以按照第二等的国家对待,等到十年后安南并入东南,再享受第一等待遇。

等十年之后,安南本地的工商业发展了,必然会追求第一等的待遇。

到时候安南的旧势力已经斗的差不多了,那时候就可以和琉球一样,主动请求融入中原了。

苏泽对于沈一贯的计划很支持,不过苏泽还增加了一条,在安南驻军驻外,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,负责审定安南的重大国策。

除此之外,还要在安南设置特别都察院,特别都察院通过考试从安南最精英的阶层中科举产生,特别都察院可以享受绝对的调查权,有权调查安南总督在内的所有官员。

郑家最后还是接受了沈一贯的建议,派出郑松前来谈判,参加安南第一任总督的竞争。

人事办人事

沈一贯从占城返回中郡城,就是组织各方筹建安南总督府衙门,并且由各方选出新任的安南总督。

等到这一切完成之后,就意味着安南战事的结束,到时候就将戚继光的军队撤出安南,进需要留下少数的驻军,就能控制安南局势了。

安南各方对于这一次的会议非常的重视,就在郑检宣布投降之后,各方齐聚在中郡城,积极参与这场能决定安南未来十年命运的会议。

迟弘漠这些日子是忙得快要猝死过去了,安南总督府这种全新的模式,就要沈一贯和他从头搭建出来。

而安南经验,很有可能成为日后中原扩张到草原,扩张到高原的模式,作为扩展边疆的基础模式。

迟弘漠一个观政进士,就被委以如此重任,自然是拿出十二份的力气来做事。

不过迟弘漠的苦没有持续多久,原本来广西负责地方人事工作的同科进士顾宪成,也被调往安南负责筹建安南总督府。

苏泽的用人原则就是,只要好用,就往死里用。

这些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,确实能展现出过人的才能,比如顾宪成就是天生为了搞人事而生的。

这倒不是说他人事干部不干人事,而是在于顾宪成总能够从别人的履历中看到别人的长处,并且将人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。

这份能力和天赋,确实是别人完全比不上的。

在被派往广西的路上,顾宪成就看完了广西大小官员的档案。

他的工作是辅佐刚刚升任广西巡抚的王锡爵,治理广西的各项问题。

到任之后,顾宪成立刻向自己的上司王锡爵提出,要调整广西各地的官员。

王锡爵刚刚到任广西,之前他在杭州担任知府,如今被调任到内陆的广西,本来还有些不适应,想要等等再开始施政。

但是顾宪成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。

顾宪成提出,广西的主要矛盾,就是汉人和瑶人之间的矛盾,以及当地瑶人瑶寨,和汉官的矛盾。

而明廷治理广西,虽然也采取了改土归流,但是效果一直不好,很多瑶寨都有长期叛乱的传统。

而在东南进入广西以后,执行的两个大政策,一是改土归流,将瑶寨的世袭土官撤出,改为派遣流官治理。

二是将一些交通不方便,比较贫困的瑶寨从山上迁下来,打散到汉人聚集区居住。

这两个政策在藤峡等地区执行的不错,但是在广西另外一些地区,特别是和云贵接壤的地区,效果就没这么好了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