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617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17节

 

熊况立刻立正,林德阳拿出军令说道:

“大都督府军令,命令第三旅独立团留在云贵剿匪。”

林德阳说完,熊况抬起头问道:“没了?”

“没了。”

“旅长,大都督就让我留在云贵剿匪,就没了?”

“不是都说的很清楚吗?剿匪两个字听不懂?”

熊况连忙又问道:“怎么只有我们独立团留在云贵剿匪,旅长您呢?”

林德阳露出笑容说道:“我们旅部自然是要返回汉中。”

熊况立刻问道:“大都督要对陕西用兵了?!”

林德阳立刻露出更灿烂的笑容:“猜猜谁不能去陕西?”

熊况几乎要哭出来,林德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:

“别嚎了,南京那边已经准备筹备第七旅了,框架就是你的独立团,军令司的人马上就会来宣读你的旅长任命了。”

“都要做旅长的人了,以后稳重点,别一有仗打就和狗见到包子一样。”

旅长?

熊况有些难以置信,作为东南军方的第二梯队,在第一梯队还年富力强的时候,熊况能够做到旅长,那就意味着他成为了第二梯队的第一人。

军队是最讲究按资排辈的,而这种按资排辈并不都是坏事。

按资排辈,并不是说年龄和资历到了就一定能够升迁,而是军队基本都是一个梯队一个梯队的升迁。

比如林家姐弟和林德阳俞咨皋这些,算是苏泽的老班底,是第一梯队。

如今东南军方高层,就是第一梯队的将领占据了。

到了熊况这种第二梯队的,在第一梯队将领退下来之前,他永远都不可能做到比旅长更高的位置上,也就是不可能升成林德阳的上级。

这一次熊况升任旅长,班底就是自己的独立团,剩余的士兵和军官肯定都是新兵。

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僵化,毕竟在军队是最注重论资排辈的,也让老资历的人不会寒心。

熊况能成为第二梯队的第一人,就意味着等日后第一梯队的人退役,那他就有机会成为陆军大臣。

林德阳拍拍熊况的肩膀说道:

“我们东南没有所谓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,大都督也不是要压你的晋升,让你留在西南,是要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,剿匪只是第一步而已。”

“是!旅长!”

干嘛嘛不成

熊况带着独立团留在贵州剿匪。

京师,李成梁府上。

他看着儿子从辽阳发来的信件,李成梁的额头上青筋直跳,他一把将信拍在桌案上,大声说道:“逆子!逆子啊!”

李成梁试图削弱手下军权,提出各镇统制官对调的想法后,他手下的统制官们纷纷盯着辽阳的李如松。

本来李成梁认为这件事很容易解决,儿子李如松率先同意对调,那就能完成统制官对调的工作,削弱各军头对于手下的掌控力。

可结果是李如松不仅仅没有立刻支持自己的方案,反而第一个跳出来带头反对!

儿子李如松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,辽东的女真匪患严重,自己不能现在离开辽东。

这可把李成梁气坏了,养寇自重,这可是他当年用剩下的把戏!

面对李成梁的暴怒,手下头号谋士山蒿先却更加失望了。

李成梁虽然暴怒,但却没有真正的强硬的让儿子李如松调离辽东。

山蒿先其实也很明白李成梁的心思。

辽东是李成梁起家的地方,也是他的老家,更是如今重要的征兵来源。

蓟辽总督又在关外,和关内交通隔绝,儿子虽然悖逆,但好歹是血肉之亲的儿子,如果让任何一个统制官去关外,那李成梁也要担忧的睡不着了。

所以李成梁虽然很愤怒,却没有实际上的动作,他愤怒的是儿子反抗自己的权威,而不是对调统制官的事情流产。

山蒿先叹息一声,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,明明知道要怎么做,却还是答错题。

当权者总是既要又要,他们可以看到事情的问题,也能看出好处,可是却总是不想要付出事情需要的代价。

每当要他们让出一点利益的时候,他们总是想要别人先让出利益,就算是别人让出的利益要远大于他们自己的利益,就算是这件事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,他们依然在打着自己的算盘。

山蒿先想到了当年李成梁在山东的时候,对自己的建议可以说是从善如流,可怎么到了京师就全变了呢?

对调统制官的事情已经作罢,山蒿先只好说道;

“大将军,当务之急还是河南的战事。”

“对对,河南!”

李成梁问道:“睢阳的东南贼军已经停下来了,陈以勤再次向朝廷求援,这一次我打算命令山东的两镇新军攻打徐州,牵制东南的兵力。”

李成梁看向了山蒿先,本以为山蒿先要夸赞自己这个决定的,可是没想到山蒿先的脸色一变,立刻说道:

“大将军,万万不可啊!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陈以勤需要的是我们直接出兵河南,在睢阳之战中,河南的军队已经被东南贼军打怕了,而且除了睢阳之外,河南无险可守,我军支援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。”

“如果我军不至,那只要东南贼军再次发动攻击,那么陈以勤就要投降了!”

“攻打徐州虽然在战略上没有问题,但是在河南军民看来,这是大将军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,用牺牲河南来攻打徐州,那河南就再也没有抵抗的勇气了!”

李成梁的脸色有些难看,但是山蒿先也确实说中了他一点阴暗的小心思。

相比直接出兵救援河南,李成梁更愿意攻打徐州。

根据斥候的情报和基本的推断,徐州的驻军并不多,而且徐州经过东南多年的经营,修建了铁路和各种基础设施,十分的富庶繁荣。

攻打徐州得到的土地是自己的,就算是无法长期占领,也能抢一把就走。

但是支援河南就不是这样了,本来就是去团结陈以勤救援河南的,李成梁打下来的土地也很难占住。

支援河南的好处拿不到,这都让李成梁很不愿意去直接出兵救援河南。

但是李成梁也很清楚,如果自己不救援河南,丢了河南之后陕西也难保,等到了那个时候只有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京畿和辽东之地的自己,就肯定不是东南的对手了。

看到李成梁还在犹豫,山蒿先就明白自己这次献策又失败了。

山蒿先这才明白,自己在山东游刃有余,是因为那时候李成梁就是一个地方军阀的视角,自己向他献的计策就是通过不断从中央割血获得补助,然后在明廷内部的竞争中崛起。

而李成梁本身的思维也是这个层次的,他每次都想着从明廷手上得到好处,遇到需要自己出力的时候就找理由退缩。

他麾下的军头们也都是同样的想法,吃肉自己上,啃骨头的时候就跑。

那时候的配合有多么默契,现在就有多么的痛苦。

如今要让李成梁从明廷整体的利益出发,不再只想着自己手里的这些军队,李成梁就犹犹豫豫,如同一个吝啬的地主老农一般斤斤计较,又是拖延又是算账,就是不肯出手救援。

李成梁说道:“若是让我部就这样出兵支援河南,最后辛苦打仗却支援友军,恐怕要伤了将士们的心。”

“我已经派遣使者和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