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629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29节

 

原本城市之中,教民的数量是大于非教民的,但是随着乡村的人撤退到城市中,非教民的人数开始大于教民。

而为了守卫长崎,大村纯忠又出台了一系列的守城政策,又提高了对非教民的税赋。

在这种情况,整个长崎城内的矛盾被彻底点燃了。

导火索是一户教民和非教民因为房屋开始争吵,双方为了争夺房屋之间的土地,教民在两户人家之间的土地上搭建了窝棚,用来出租给那些挤进了城市内的百姓。

而另一户非教民市民对于侵占他家土地的行为非常愤怒,于是将邻居告上了官府。

这个案件又被发回了地区教堂,地区教堂的牧师来看过了之后,立刻将这片土地判给了教民。

这名牧师还称赞侵占土地的教民,搭建窝棚是为了帮助其他人,是值得赞许的行为。

有了这个判决撑腰,那些教民都开始疯狂侵占非教民的土地。

争产本来就是非常严重的矛盾,教区牧师的这样处理方式更是增加了矛盾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失去土地的非教民家的冲动长子冲入了教民家中,将他们家人全部都揍了一顿。

这户教民又将揍人的凶手告上了官府,教区牧师看到这个案子之后,立刻判处了揍人的非教民死刑。

这下子算是彻底点燃了仇恨的火种,儿子被判了死刑,自家土地又被邻居占了,这户人家最后选择一把火将邻居家全部烧死。

而由于如今长崎非常的拥挤,大量违法搭建的窝棚和房屋将住宅都连接在一起,所以这把火迅速蔓延开,开始烧向了整个街区。

随着这把火一燃的,就是长崎城内教民和普通百姓之间的长期矛盾。

皈依后的歧视政策,地区主教和牧师的不公平对待,经济上的重负,看到着火之后,非教民们立刻冲进了教民家中抢劫。

紧接着,这些非教民冲进了教堂,开始抢夺教堂中的财宝,他们赫然发现,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传教士们,竟然在教堂中建设了以供淫乐的密室!

愤怒被点燃,火焰燃烧了整个长崎,耶稣会向大村纯忠求援,但是大村纯忠此时已经自顾不暇了。

非教民的士兵们夺去了城门,他们打开了城门。

丰臣秀吉本来还有一些犹豫,他以为这是大村纯忠的陷阱。

但是看到冲天的火光,以及从长崎城内传来的消息,丰臣秀吉完全明白了,这不是对方的计谋,而是长崎城真的乱了。

丰臣秀吉果断命令军队进城,迅速控制了城门和炮台。

大村纯忠此时也知道大势已去了,他找到了耶稣会的传教士,请求他们带领自己离开长崎。

可是让大村纯忠没想到的是,这些传教士竟然直接绑了大村纯忠,然后将他献给了丰臣秀吉。

丰臣秀吉进城以后,立刻命令投降的军队和自己的军队参与到救火之中,不过因为长崎大量的木质房屋,整个火灾蔓延了半个城市,大量的市民流离失所。

丰臣秀吉忙着指挥灭火,镇压城内的乘火打劫行为,平定城市内的争端。

等到他疲惫的返回自己的军营,那些等待多日的耶稣会教士们,已经在门口恭敬的等着他了。

丰臣秀吉难掩心中的厌恶之情,但是对方毕竟是本次攻打长崎的“功臣”,所以丰臣秀吉还是让他们进了军营。

耶稣会修士首领阿济格对着丰臣秀吉恭敬的行礼,接着用流利的日语说道:

“尊敬的将军,我们只是西洋来的传教士,本无意于掺和贵国内部的争端。”

丰臣秀吉立刻打断他说道:

“如果是只是商人,就应该老老实实的经商,而不是在城市内建造教堂,随意传播信仰!”

“我曾经在中原的大都督麾下效力,当年大都督在澳门驱逐教士,捣毁教堂的时候,我还有些不理解,如今才知道大都督的英明之处!”

听说了丰臣秀吉还曾经在东南那位大都督麾下效力过,这些教士们立刻惶恐起来。

阿济格连忙说道:“我们耶稣会只是合法的宗教组织,我们保护的也是自己的信徒,并没有干涉政治的目的。”

丰臣秀吉已经弄清楚了长崎的矛盾,他厌恶的说道:

“你们这帮教士,内部道德沦丧,讲的都是一些蛊惑人心的道理。在基层建立教会,蛊惑教民随你们一起败坏,也难怪大都督要坚决清除你们。”

“织田家督崇尚佛法,厌恶伱们这些外来的和尚。”

阿济格露出绝望的表情,却听到丰臣秀吉说道:

“我决定仿效东南的政令,如果你们葡萄牙人想要留在长期,必须要遵守这些命令!”

听说了还能继续留在葡萄牙,诸多耶稣会的修士们又抬起头。

“首先,你们这些外国人只能在港口区活动,想要进入长崎市区,必须要等到许可,你们的商铺和教堂,也同样只能建造在港口区,城内的教堂全部捣毁!”

“无论是教徒还是非教徒的犯罪行为,都只能交给官府审理,教堂无权审判并且处罚任何人,而你们传教士的犯罪行为,也必须要由官府审理。”

说完这些,几个武士上前,将几个藏污纳垢的传教士押下去,阿济格等传教士脸色惨白。

“你们耶稣会无权征税!之前所收的什一税,必须在半年内退还!”

阿济格脸色惨白,但是丰臣秀吉根本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。

同样的事情,也发生在朝鲜的港口,有了苏泽提供的模板,这几招可以说是针对了这些西方传教士的命门。

占领长崎后,丰臣秀吉一边向织田信长报捷,一边派遣船队联络东南和朝鲜,请求通商!

三本书

此时苏泽并不知道倭国的变化,随着官办印刷工坊加大马力,三套书籍运送到了各大城市的书铺,更多的则送上船运到了大沽,准备向明廷控制区域贩售。

则会三套书,第一本就是传言要出版的《明实录》了。

这一套的明实录,由苏泽专门负责句读,并且亲自做序,分别从明太祖到嘉靖西狩之前,按照年表向下,算是记录了明廷宫廷和朝廷发生的所有大事。

苏泽自然没有为尊者讳的觉悟,他在每一年的结尾还专门用“太史公曰”的方式,对这一年发生的事情进行锐评,并且梳理实录中各种大事的暗线。

当然,由于明实录卷帙浩繁,而且苏泽在序言中就承诺了“一字不删”的原则,这份实录足足有二十本大部分的厚书。

就算是印刷技术大大发展,书籍价格已经大幅度降低的今天,这种明实录也不是普通人买的。

但是普通人不买也没问题,不少的报纸都盯着这本实录出版呢。

东南对于报纸的管制制度是何心隐制定的。

在出版条例的框架下,报纸只要不违反几个大原则,对于报纸内容上东南官府是很少审核的。

其实礼部想要审理也是审理不过来的,如今东南大大小小的报纸实在是太多了,只要购买一台印刷机就可以自己印刷报纸,官府不可能对报纸上所有内容都进行审核。

而各大报纸在争夺读者方面,也开始了激烈的竞争。

明廷实录上的内容,普通老百姓虽然看不懂,但是明廷的宫廷秘闻和历史迷案,老百姓可是很有兴趣的。

很多小报的撰稿人都摩拳擦掌,等着明实录出版之后,摘抄其中的宫廷秘闻投稿给报纸。

对于出版明实录,明廷的态度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