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对照组知青吃瓜日常[七零] > 第180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0节

 

杨佳和感觉没有那么明显,他平时被投喂的空间水不少,灵水也跟着沾了些。杨建营犹豫了一瞬道: “我怎么觉得我的脚踝不那么疼了。”崔会芳:真的?

杨建营扭了扭脚踝,确认道: “确实是真的。”

崔会芳赶紧把剩下的酒收了过来,咱们都好好的,喝这么好的酒都糟蹋了,留着给你爹和你们大哥喝。

杨建营当年在战场上九死一生,身上很多处枪伤,其中脚踝最严重,如今在骨缝中还残留着碎弹片,平时是有些疼,到了阴雨天气,那疼的都走不了路。

至于杨佳中,那也是在枪林弹雨中厮杀过的,一身的伤。杨佳和看着药酒思索一瞬,这不是普通的药酒,还真是仙药啊。

他想到姜蜜平时让他喝的水总是格外的好喝,也许不单单是以为这水是姜蜜给的,而是她另有秘密。

姜书音系统都有了,姜蜜有个灵泉之类的空间似乎也没有那么稀奇。

他猛然间想到黄永晋往

大队长家埋东西的事情了,也许,不是因为姜蜜的福气,而是那些违禁品被姜蜜转移了?

崔会芳感慨:原来用人参碾碎了泡酒的功效这么强!佳和,好好谢谢蜜蜜。蜜蜜可真是咱们家

的大福星,得好好谢谢她,这人参可珍贵了。

杨佳和:娘,光说谢谢有什么用?娘你拿点实际的,把咱们家的人参送给蜜蜜一根。

崔会芳很不舍,但杨佳和这话在理,未来儿媳妇这么大方,她哪能这么抠抠搜搜,她咬咬牙:给!

等吃了以后,杨佳和收拾了一下自己,才去知青点里接姜蜜。

姜蜜也刚吃过饭,她回屋简单的收拾了一下,主要是漱口洗脸重新梳头发,兔子发卡也得整理好。

等整理好,她跟姜淼说了一声,便出去约会了。

中秋节的月亮很圆很亮,照亮了整个夜晚,杨佳和和姜蜜寻了一处较为偏僻的地方赏月,刚开始是赏月亮,后来,月亮都被羞的躲起来了。

姜蜜捂着脸,不敢回忆自己刚刚的声音,那一定不是她发出的。

等把姜蜜送回去时,把人参也给了姜蜜,又说了这药酒缓解了他爹的腿疼。姜蜜表示有用就好,之后还用这人参泡药酒送给杨佳和。

当天夜里,姜蜜又进了空间中,小水滴还没有从水井中出来,她便把人参扔到了井中。

过了中秋就开始双抢了,全村一起上,大队部的干事,放假的老师都要下地一起干。养猪场里也指派了任务,让苏文臣三个人每天忙完养猪场里的活,也得去上工,每天上午下午要跟着割五六个小时的麦子。

姜蜜留在养猪场里看着这些猪。

收麦子是真累,活多且重,先用镰刀割麦子,天气也热,汗流浃背弯着腰一把一把的收割,这腰一弯就是一上午,身上的衣服汗湿的就像是刚从水里出来一样,也亏得之前吃得好,才能受得了这么高强度的活。

小孩子就在后面捡麦穗,这些都能换工分。手脚利索的孩子,每天也能赚几工分的。

知青点里的伙食非常好,顿顿有肉,二合面的饼子随便吃,姜蜜也时不时的用空间水煮稀饭,让大家能舒服点。

就这样,大家也瘦了起来。

年刚来的知青更难受,没有割过麦子,也不会用镰刀,老知青不停的嘱咐,哪怕活干的慢一点,也一定不要伤着腿。

镰刀划着腿,划着胳膊,可不是说笑的。

丁安康几个都羡慕死何招娣等人了,他们虽然也干活,但是干得少啊!一天加一起,也只需要五六个小时,他们是从早干到晚,十几个小时的活啊。

丁安康也想去养猪场。

等割了麦子,还有碾麦子,把麦子收到麦场上摊平了,要给麦子脱粒,用石酸滚麦子。

杨家沟有两头牛和一辆拖拉机,这时候全是得用的时候,拉着石酸不停的滚,直到麦子全部脱粒后,再在风口扬麦子,借着风力吹出麦子里的麦秸秆子和麦壳子,等麦子扬干净后,需要铺的薄薄的,暴晒几天。

这时候,活基本上就少了,留一部分人时不时的翻翻麦子,再防着小鸟偷吃,其他人再去地里过上一遍,把小孩子没捡干净的麦穗捡回来。

决不能浪费一点。

今年天好,这半个月没有下一滴雨,麦子饱满,如今晒麦子时,太阳也烈,把麦子晒得干干的。不过麦子不进仓,那一颗心是一直提防着的,万——场雨下来,麦子淋了雨,那可就发霉了。等晒干以后,用蛇皮袋子把粮食装袋称好以后,也到了交公粮的日子了。

这基本上是青壮年的活,拖拉机和牛车都得上,这也不够的,剩下的用架车子拉着公粮去粮站,这要一大早的去粮站排队,队伍又长又远,一去就是一天。

大队长和会计带队的,等轮到他们大队的时候,粮站的干事一听说他们是杨家沟的,态度挺亲切的,和大队长寒暄了一句,先检查一下粮食的品质,直接给定了二等粮。

大队长笑的嘴巴都歪了,二等粮很难得啊,一个县里估计也就十来个大队的是二等粮,其他的都是三等粮,还有几个大队的是四等粮呢。

粮食的等级不一样,要交的斤数也不一样。

接着该过磅了,把扎好的麦袋子往大磅上摞,第一榜上放了二十袋子,粮站报了个1600斤。那就是实打实的一袋子八十斤。

这代表粮站没有缺斤少两!

在大队里称好的一袋子八十斤,到了粮站,能给个七十斤算是好的,更狠一点,直接给五六十斤。

无处说理的。

所以粮食都是往多了准备。

等交完全部粮食以后,还有几驾车子的粮食没有交,这比着往年,直接省了三分之一的粮食!省下的,可就是大队的了,也就是社员的了。

杨家沟大队的人高高兴兴的回了,后面的一个大队看到他们还剩下这么多的粮食,羡慕的眼睛都绿了,他们大队的粮食被评为了三等粮,也跟着沾了光,粮食短缺的少一些,也比往前强上不少。

杨家沟大队的社员又拉着三分之一的粮食回来,一路上真是使不完的劲,那嘴巴咧着,笑的合不上。

这日子怎么就这么好啊。

大队长道: “回去分粮!”

等回了大队,差不多五点多了,村口也有不少的人,多是妇女,也都等着大队长领着人回来呢,虽是知道今年和县委干事搭上了关系,交粮应该会比往年好上不少,但能好多少就不知道了。

都准备分了粮食以后,先磨面吃一顿大白馒头。

远远的就看到大队长领着人回来了,崔会芳等人都迎了出去。

一个穿着花褂子的大娘道: “我怎么瞅着还拉回来了不少的粮食呢?难道是嫌咱们粮食没晒好吗?如此一想,脸上的笑容都没了。

不对啊,咱们粮食晒得干干的,不可能打回来啊。

崔会芳激动: “是不是咱们粮食被评为了二等粮?不用交这么多了?”

等到了大队长和会计跟前,大家都围了上来,崔会英: “怎么拉回来这么多?有三分之一吧?”大队长咧着嘴: “咱们二等粮,粮站的秤也是实打实的,这都是省下来的。”会计也笑: “今年多分粮食咯。”

大家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,一个个的伸手摸摸粮袋子:这,都是咱们的了。今年这也太顺了吧?

一个大娘道: “这是托蜜蜜的福气啊,粮食多,肉多!这一年真是兴旺,这么多的粮食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