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炮灰神童,带父爆红 > 第144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4节

 

就像是中了诅咒,污浊的人间和混沌的天外,都容不下至纯至真之魂。

直到银鱼忽然冒了出来,她并非灵魂,而是银河里生出的一条鱼,并不知道外出探险的奥秘。

她跌跌撞撞地走了,玉石便也没想着她能回来过。

天上一日,地上一年,说不定小银鱼在这一呼一吸间,已经去世了。

唱到这里,所有人的心都纠了起来。

他们试图挥散眼前的迷雾,明知徒劳无功,明知呦呦不可能真的遇到危险,还是坚持瞪大眼,想从迷雾中将小姑娘瞪出来。

不知道是不是错觉,恍惚间,还真有人看到了沈呦呦的身影。

他们惊呼,“好像在那!”

这道声音竟然引起了仙人的注意,玉石漫不经心地望过来,随后放大了双眸。

不止他失态,所有的观众都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一幕。

只见小银鱼领头,身后绵延不绝,就像一条新的银河。

她看到沈年,快活地跳了起来,使劲地挥手,“我回来啦,我把他们都带回来啦!”

“我们还带回了布料、吃食、木材……从此以后,我们就可以在这里建起自己的家啦!”

小姑娘兴奋地叽叽喳喳,随后扬起脑袋,看着站起来的玉石,期待地问道:“你觉得我们这里叫什么好?桃源?东坡?”

她显然在下界听了不少名人轶事。

但玉石却摇了摇头,他将手放到小姑娘的头上,像是另一种形式的传承。

“晋城多远商,返来多白头,”他唱出了最后一句,“惟愿云帆会有时,不负行路不负君。”

“此歌名为《晋城曲》,此地……便叫晋城吧。”

地上的晋城意志不灭,天上的晋城永世不毁。

晋城是晋城人的晋城,也是天上魂的晋城。

这一次,歌声彻彻底底停下了。

现场却静默无声。

等到第一声啜泣响起,众人再抬头一看,那台上哪还有沈年等人的身影?

于是所有人都疯了。

微博、豆瓣等软件直接崩了足足半小时,每个音乐平台都被疯狂问候,甚至有不少人直接放话来:【你要是能弄到沈年这部专辑的首发权,以后我的歌都在你这听了!买一辈子的会员!】

然而此刻全网都在疯狂寻找的沈年,却带着呦呦等人,已经将手机关机,坐上了前往澄江堰的飞机。

感谢季总的赞助,私人飞机可以随时起飞,否则要是得从机场坐飞机,想想蜂拥而来的粉丝……沈年打了个激灵。

现在好啦!

他将早已累困了的呦呦放倒在腿上,美滋滋地戴上蒸汽眼罩。

睡一觉,一睁眼就到了下一个目的地!

只可怜工作室的打工人,铃声就没停过,经纪人龚章的手机更是直接被打爆,在心底咒骂了沈年无数遍。

然而哪怕再骂,他也控制不住咧开的嘴角。

他,包括所有业内人都清晰的知道。

如果说之前的那些舞台,只能让沈年勉强成为华国新生代歌手第一人。

那么这个真正的神级舞台一出,伴随着沈呦呦放出的王炸,无论从哪个角度,沈年,都有了跟国际一线歌手同台竞技的资本。

世界一流水准啊!

想到这,龚章的优越感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。

于是他喜滋滋地叫住一个路过的同事,“你觉得我要不要去美个容护个肤什么的?”

看着龚章那深到能夹死苍蝇的眼角纹,同事:“……?”

作者有话说:

我不会写歌词,也不会写诗,所以拼接了一下……就假装这词很厉害吧!

本来还以为可以趁热打铁一口气写完另两个地方的,是我高估自己了……

感谢在2023-04-04 19:06:52~2023-04-06 04:43: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柚子yuzu 5瓶;言语 1瓶;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◎带着勇者一起赴死,巨龙怎么办?◎

“想了解人民的历史, 必须要走一趟澄江堰。”

直到站在澄江堰前,听到那种隐然的震动声,沈呦呦才初初理解了这句话。

没到过江边的人, 是很难体悟这种大自然带来的战栗的。

周边观者如云, 有许多人是专程为他们而来,都站在安全范围外,兴奋地朝这边挥手。

但这些窃窃私语抵不过江水的一声咆哮,当它滚滚而来时,沈呦呦再也无法将视线移到另一个地方。

“它已经两千多岁了,”季导游敬业地讲解道:“现在还没到霜降时节, 否则大规模地搬运泥沙, 看起来会更加壮观。”

沈呦呦等人顺着河堤往上走,季知桢似乎天生拥有讲故事的天赋,略稚嫩的少年音娓娓动听, 将一切缓缓道来。

“据说抗战时期, 敌方试图炸毁澄江水坝, 然而战斗机飞了几个来回,却一无所获,最终只能恹恹离去。”

“因为澄江堰, 没有水坝。”

治水治水,无非就四种方法。

一是建大坝,用大坝充当水龙头开关, 将一切挡于源头;

二为修水库,在山体处修建无数个小水库,化零为整, 大大减小技术难度;

三修建运河, 将澄江与其他江河相连, 形成一张密密麻麻的“命运共同网”;

四排沙筑堤,年复一年,最终让这条大江化作地上悬河,彰显又一次“人定胜天”……

但历史已经证明,如果用了以上任意一种方法,澄江堰都不可能存活两千年之久。

“‘深淘滩,低作堰’,‘遇湾截角,逢正抽心’。”

季知桢忍不住感叹,“天才的创举。”

用自然治自然,弯道是天然的“滤沙器”,在弯道的末端开凿一条运河,这就形成了“二八分沙”。

但古人认为,这样利用的还不够彻底,于是他们又在江心建小岛,流线型的小岛又一次起到了“二八分沙”的作用。

季知桢讲到这,停了停,沈年听得一愣一愣的,不仅感叹,“许多人还总觉得古代人笨,这不比大多数现代人聪明多了?”

要知道,近代以来,许多国家还是被狠狠地打击过几次后,才从“征服自然”的狂妄中清醒过来,重新去学习如何“顺应自然”。

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,竟然已经有了这样超前的思想。

【人类历史果然是个圈,其实我们跟两千多年的古人并无不同,甚至多有不如。】

【倒也不必妄自菲薄,他们是巨人,但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迟早有一天也会成为下一个巨人。】

“不对,”沈呦呦忽然开口,“知桢哥哥还没说完。还有‘深淘滩,低作堰’……”

她话没说完,就似乎明白了什么,喃喃道:“难道是在小岛底下又建了个小堤坝?这样既可以充当尺子,又可以减缓水的流速,削去一部分泥沙……原来如此,这是在教后人如何维护澄江堰。”

待到霜降时分、枯水时节,将淤积在湖心小岛的泥沙运走,此为“深淘滩”;运走的泥沙也别浪费,废物利用,刚好去补充被滚滚江水“摧残”的堤坝,此为“低作堰”。

古人之大智慧,可见一斑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