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ZR中文网
JZR中文网 >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634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34节

 

张居正说道:“能明前世之兴亡教训,暂时抑制豪强大族的扩张,暂停土地兼并,整顿吏治风气败坏的,此为第二等。”

“商君、桑弘扬、诸葛孔明、王安石,这些就是第二等。”

王世贞惊讶的看着张居正,要知道这四个人,可以说是天下最顶尖的改革家了。

虽然除了诸葛亮之外,其余三人在儒家的名声都不好,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他们的能力。

这些人都是将国家财政从烂摊子中拯救出来,完成富裕国家成就的政治能人。

而这样的人,才是张居正评价的第二等?

那什么才是第一等呢?

那肯定只有苏泽苏汝霖了,可是王世贞又好奇,张居正要如何评价苏泽。

张居正说道:“最上一等,我心中只有苏汝霖一人尔。”

“能明古今之变,通政治之理,破千年之变局,订二十年之国策的,只有苏汝霖了。”

前面夸赞的话,王世贞觉得并不夸张,但是听到后面,王世贞皱眉问道:“二十年之国策?苏汝霖能够订立就是二十年的国策?”

张居正说道:“是啊,你知道二十年有多长时间吗?”

“元朝国祚九十六年,二十年元朝换了五个皇帝。”

“我大明太祖从起兵到执掌天下也就用了二十年。”

“苏汝霖从东南起兵至今还不到十年,二十年实在是太久了,今日之政策,明日就不一定适用了,而且现在还是千古未有之大变局,我说苏汝霖能定二十年的国策,已经是往多里算了。”

王世贞沉默了一下,又觉得张居正说的没问题。

自己在苏州府丁忧三年,就看着苏州府日新月异,在飞快发展的同时,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。

就如同东南报纸上抨击的,随着全民开始逐利,奢华享乐的风气在民间兴起,从上层阶层开始带头享乐,影响到了下层。

传统的儒家道德正在飞快的解体,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广袤的农村地区,原本乡野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在迅速瓦解,却没有形成新的道德标准。

即使苏大都督在倡导“市民道德”,但是在这股席卷全国的浪潮下,社会风气依然急剧变化,就连江南那些曾经开明的读书人,也在抨击“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”。

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层出不穷,新旧的道德体系在碰撞,官府也在试探职能的边界,新生的工坊主也在积蓄自己的力量,各方势力又开始了新的博弈。

这样说,张居正说苏泽能够看到二十年后,制定适应二十年的政策,这确实是极力夸奖苏泽了。

王世贞又有些意志阑珊,如果苏汝霖这样的人,也只能解决二十年的问题,那谁能够解决二十年后的问题呢?

张居正说道:“我知道你在想什么,这世上岂有千古不易之法,纵观历史岂有千古兴盛的王朝?能够做好眼前的事情就相当不错了,最后也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。”

从张居正的府邸里出来,王世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,等日后天下一统,自己就好好写文章著书去了,这些政治上的事情,还是留给这些人去玩吧!

果然和张居正说的一样,在大赦令下,李如柏的打老虎行动草草收场。

短期间内保持的新币物价,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月就宣告崩盘。

而这一次的崩盘甚至要比上一次还严重,因为恐慌性的抛售,新币的币值比明廷旧币贬值还快。

在已经预见到了这个结果的山蒿先,还是忍不住痛哭了一场。

不过他还没有一刻为明廷货币政策崩溃而哭泣,就立刻赶往了李成梁的府上。

郭定等陕西商人已经完成了抛售,甚至连陕西会馆都开始寻找买家。

得到了这个消息后,山蒿先立刻求见李成梁。

“大将军!必须立刻发兵陕西,控制西安!陕西总督郭朴是要叛了!”

李成梁惊讶的抬起头。

当年为了拉拢郭朴,李成龙将小女儿嫁给了郭朴的次子,和郭朴也结成了儿女亲家。

李成梁虽然知道郭朴的摇摆立场,但是还不相信郭朴会公然背叛,一仗不打就投降东南。

山蒿先着急的说道:

“大将军!陕西商人撤走,这个信号已经很明显了!本身河南陷落之后,陕西就没有坚守的意志,如今整个陕西的报纸上都在讨论投降,郭朴又不是意志坚定的人,他如何违逆整个陕西的意愿呢?”

“大将军是朝廷执政,只需要以协助陕西驻防为借口,直接入关中控制西安,就能控制整个陕西了!”

“如今整个陕西的兵力,都在潼关和关中出口防御东南,正是我军出动的大好时机啊!”

面对山蒿先的建议,李成梁还是沉默了。

山蒿先说道:“大将军!事且从权啊!”

李成梁说道:“大军出征,又哪里是说动就动的?要入关中要走山西,陕西新军编练不久,根本不堪战,要是不能攻占西安,那反而将郭朴逼向了东南贼?”

“若是郭朴没有反意呢?山先生的想法未免有些太极端了!”

争陕西

送走了山蒿先,李成梁长叹息一声。

作为谋士,山蒿先的角度比较单一,他只需要考虑战略上的事情就可以了。

但是自己作为如今大明的执政者,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太多了。

而且郭朴在陕西根深蒂固,陕西新军也是有战斗力的,军事上的调动还没有完成,准备没有做好,又怎么攻打陕西?

李成梁最后的做法,就是派出使者,一边装作是探视女儿,给郭朴送上了私人信件,希望他能够继续抗击东南贼。

同时还隐晦的提出,如果陕西实在守不住,郭朴只要将军队带出陕西,李成梁会立刻安置他的军队,给他安排新的驻地。

一方面开始在山西布置军力,调动物资,暗暗准备。

佟安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踏上了前往山西的路。

这支新组建的山西新军,主要目标就是面对陕西的威胁,不过这支军队的素质,怕是要辜负李成梁的期望了。

本来大军这个月二十日就要开拔,但是拖拖拉拉到了下个月一日,物资还没有准备齐全。

这倒也不能责备这位戴大帅,这段时间京师的物资价格飞涨,很多军工坊都已经没钱采购材料停工了,原材料运不过来,工人也拒绝上班,最后还是兵部东拼西凑,才给这支山西新军凑齐了基本物资。

佟安作为这支军队中的读书人,被戴大帅任命为后勤参谋,负责大军后勤工作。

佟安这才意识到,做好后勤工作的难度有多大。

和往日不同,如今行军打仗后勤极为重要,根据东南的最新军事理论,“谁能够提前布置好战场,谁就能赢得战争”。

古时候打仗只需要武器、铠甲、粮草就可以了,甚至很多时候打仗都可以没有以上的一种或者两种,有些军队粮草补给都靠抢劫,武器装备也是随便找点就能用。

但是现在的战争不同了。

当兵的没有粮食,谁还陪着你打仗?而且不仅仅需要粮食,还需要其他补给品。

东南那边的标准,每名士兵在作战的时候,每天除了必须三餐的粮食和肉菜以外,还要保证一包黄糖的补给。

大明这边自然负担不起这样的供应,但是每天的食物还是要充足的。

此外山西比京师要冷,士兵还需要冬衣,还要御寒的帽子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